婦科超音波學習(1)-正常的女性生殖器官

婦科超音波可分成經腹部超音波(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經陰道超音波(Transvaginal Ultrasound)

US.png

圖一 圖二  超音波圖示 圖片來源:http://dronuma.com.au/ultrasound/http://www.momjunction.com/articles/is-it-safe-to-have-a-transvaginal-scan-during-pregnancy_0099641/#gref

做超音波時要在膀胱後方確定子宮與陰道位置走向才能有正確的方向感。

子宮(Uterus)

 子宮的大小在不同年齡差異極大。
七歲前 3.5cm
八到十三歲 6cm

 

青春期前子宮頸與子宮體維持2:1
青春期後子宮增長較快至發育成熟的生殖期 長度一般不超過10cm/寬度不超過5cm/厚度不超過4cm
停經後逐年減小
停經後二十年 長度以小於5cm

子宮內膜的厚度與回聲會依月經周期有變化。子宮位於骨盆腔中央,會因為膀胱脹尿與直腸脹大改變其位置(可以參考上方圖一圖二的相對位置),子宮外表為光滑的漿膜層(serosal)在經陰道超音波下回聲清晰如線,漿膜下為一層很薄的縱向肌層(myometrium) 會有一層明亮外圍,中間肌層部分,肌纖維交織,血管豐富,中度均勻回聲,內層基層與子宮內膜的交界為縱向肌肉層,回聲強度低。

前增殖期(Early proliferative phase) 月經週期5-9天 子宮內膜呈一直線
後增殖期(Late proliferative phase) 月經週期10-14天 雌激素作用下

子宮內膜厚度增加 回聲降低

致密層/海綿層/基底層對比分明

三條線狀

增殖期 子宮內膜厚度4-8mm
誘導排卵期 可以達10mm以上
分泌期

(Secretory phase)

月經週期15-28天 隨黃體素增加子宮內膜日益增厚

螺旋狀血管使子宮內膜回聲加強

厚度7-14mm

子宮內膜.png

 

圖三 月經週期內膜的狀況 圖片來源:https://radiologykey.com/ultrasound-evaluation-of-the-uterus/

卵巢(Ovary)

位置時常變動很大,靠近骨盆壁,位於外髂動脈內側,或是內髂動脈上側。

體積依橢圓體計算1/2 長度*寬度*厚度
初經前 3.0cm3 可信賴值(0.2-9.1cm3)
月經婦女 9.8cm3 可信賴值(2.5-21cm3)
停經婦女 5.8cm3 可信賴值(1.2-14.9cm3)

自發性排卵時濾泡的生成也可以用超音波進行監測,接近排卵時濾泡直徑可以達到25mm,排卵後黃體亦在25-30mm。不同的研究則顯示:卵巢增大的體積上限是18cm3;停經婦女則8cm3。

本篇為讀書筆記整理至:婦科超音波之臨床應用 何師竹編著 合記圖書出版社發行)

對「婦科超音波學習(1)-正常的女性生殖器官」的一則回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