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點點滴滴停不了,中醫來幫忙

30歲的X小姐,是認識多年的護理師好友,最近十分熱衷潛水,月經過去量就非常大,檢查發現有多囊性卵巢跟大小不大的小息肉,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要跳班輪班,所以過去有一段時間月經經常點點滴滴停不了,有時候甚至來了快一個月點點滴滴接著下一次月經又開始繼續流,然後就會開始頭暈、走路喘促,後來有一段時間使用中藥調理後就緩解許多。

這次她又來找我求救,一樣是滴了許久的時間……(我的標點符號跟月經一樣滴滴滴滴),加上她又要去潛水了所以希望我能救救她的月經……

月經滴滴答答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屬於子宮異常出血的範圍

怎麼樣算正常的月經呢?


理想狀況下,月經平均每28天造訪一次,但其實只有15%女性的週期是這樣
正常週期約24~35天(平均28天),經期3~7天(平均4天),經血量20~80ml(平均35ml) ,每次週期80cc以內的經血量算是正常,可以藉由衛生棉使用量及自己的生理狀況來判斷。。在周期外,任何形式的出血都為不正常。

關於子宮異常出血

兒童

其實不同的年齡層有著不同的意義,兒童在初經來之前,有陰道出血都是不正常的。常見原因有外傷、異物置入、局部的刺激過敏反應(如:清潔劑、乳液的刺激)和泌尿道感染。都要特別留意。

另外也經常會碰到媽媽青春期發育的小少女要來調經,青春期女性因為控制排卵功能的下視丘-腦下垂體-卵巢系統神經迴路尚未成熟,或是因為壓力導致排卵功能失調,有時候會排卵,有時候不會排卵,所以兩、三個月才來一次月經是正常的。若是月經超過三個月,或是滴滴答答拖超過10天,則建議來看診排
除子宮、子宮頸或陰道病變。

育齡期

生育期的婦女一定要先排除懷孕的可能,流產、子宮外孕及妊娠性滋養層疾病都可能會不正常出血。

當排除懷孕的可能後,要仔細詢問出血的情形,如果是在經期中間有點狀出血,可能是排卵性出血;經期來之前會先滴滴答答2~3天,可能是黃體素不足;若是行房後有出血,可能是子宮頸糜爛發炎、子宮頸息肉、黏膜下肌瘤掉到子宮頸口或子宮頸癌;若是經期來時出血量很大或拖很久,可能是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常增生或子宮內膜癌。
有性行為的女性如果異常出血加上分泌物有異味、陰部搔癢或刺痛感,甚至下腹部疼痛或發燒,需要釐清有無陰道發炎、內膜炎,甚至骨盆腔發炎的可能。

另外,避孕器脫落、服用抗凝血劑、服用精神科藥物、服用荷爾蒙、服用某些健康食品、有甲狀腺疾病、肝腎衰竭或凝血功能異常的,也會有不正常出血的情形。

排除掉這些可能之後,比較常見可能的原因為無排卵性的功能失調性出血,佔90%,通常比較紊亂,出血量較大,週期可以很短,或是延遲的週期而有大量而過久的出血。因為無排卵性的週期,缺乏黃體素的抑制作用,子宮內膜的血管和腺體過度生長,基質支持性不足,使得組織脆弱而易出血。過厚的子宮內膜與過度生長而不能形成盤繞狀的螺旋狀血管,在子宮內膜脫落時不能發生規律性收縮。子宮內膜的再生僅為暫時性,很快又脫落,導致不正常出血量和天數的延長。

造成無排卵的原因很多,像是極度緊張、壓力過大(例如環境劇變、家人死亡或離婚)、劇烈運動、曾經開過卵巢的手術、卵巢接受過放射線治療、體重過重過輕、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

更年期停經

停經後的婦女因為卵巢開始衰退分泌荷爾蒙的功能下降,子宮內膜也就不會有週期性生長與剝落的變化,所以任何的出血都不應該輕忽。很常見的是停經後荷爾蒙下降,形成內膜萎縮也會出血。有的婦女服用荷爾蒙或坊間植物性荷爾蒙等健康食品後,有的也會有出血情形,此時宜就醫檢查內膜的厚度並觀察停藥後出血情形

中醫如何看子宮異常出血

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出血的原因,給予適當的用藥。

在中醫當中一般突然出血,來勢急,血量多的叫「崩」;淋漓下血,來勢緩,血量少的叫「漏」。

  • 青春期的崩漏:是因為生殖系統、內分泌運作尚未成熟造成,在體質、表現上屬於腎氣未充、氣血虛弱的類型。
  • 生育期女性的崩露:日常飲食過補或烤炸辣食物攝取太多;抑或經常熬夜、作息不正常,或者,壓力過大有關,需要調理肝脾。
  • 更年期女性的崩露:因卵巢功能衰退,賀爾蒙下降,多偏腎陰不足,陰虛火旺,熱迫血妄行而導致。

除此之外中醫在臨床辨證時結合出血的量、色、質變化和全身證候辨別寒、熱、虛、實,並根據病情的緩急輕重、出血的久暫,採用「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靈活運用「塞流」、「澄源」、「復舊」三種方法。

  1. 「塞流」:即是止血,崩漏以失血為主,止血乃是治療本病的當務之急。
  2. 「澄源」:即是求因治本,針對引起崩漏的具體原因,採用補腎、健脾、清熱、理氣、化瘀等法,使崩漏得到根本上的治療。
  3. 「復舊」:即是調理善後,重建月經周期,才能使崩漏得到徹底的治療。

崩漏常見的原因不外乎「虛、瘀、熱」,用水管比喻:「虛」像無法把水龍頭關緊,常見像氣虛,氣不能收攝血液;「瘀」就像水管卡垢,造成血液不能遵循脈道,例如一些器質性的病變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瘜肉等;「熱」就像水壓大無法停止水流,虛熱、實熱都有,更年期導致的熱,熬夜所引起的熱都有可能。

X小姐在調理過後月經很快就收起來了,頭暈頭痛還有喘等情況也比較沒有了,又。是。一。尾。活。龍。

小小孩吃中藥

秋冬是小朋友感冒好發之際,你們家小朋友也中標了嗎?

前一陣子呼吸道融合病毒流行RSV時,我們家大寶傳小寶傳阿媽,又再傳回我跟爸爸的身上,有幾個患者也因為照顧小朋友也跟著感冒。

W妹妹跟我們家大寶歲數一樣是幼幼班的小朋友,媽媽產後就我門診調理了一陣子,後來持續調整睡眠還有腰痠以及睡不好產生的痘疹,這次她回門診的時候突然問我說:「請問我們家妹妹也可以吃中藥嗎?」

她說W妹妹前一陣子歷經腸胃炎、現在又歷經RSV,吃了西藥好久,不知道能不能增強她的免疫力或是開一些化痰藥給她吃。

問了一些症狀後,假裝握握手把脈,請妹妹吐個舌頭看一下舌苔,順便敲敲肚子摸摸肚子的溫度跟聽一下肚子的聲音。

媽媽問:「說中藥能不能的好吃一點、能不能小包一點」

為了讓小朋友不那麼排斥,我選擇了甜甜香香的桂枝湯作為主要的處方,再加上桔梗、栝蔞仁等化痰。

中醫兒科的用藥特色就是用量輕靈,不需要太多劑量。 出世至一歲為嬰兒期,藥量一般控制於成人量的三分之一;一至七歲的幼童是三分之二,七歲以後則已經可以用成人的份量。有些算法是會以體重作為區分,10公斤重的小寶寶,使用的劑量大約是大人的四分之一。也就是一餐1.0-1.5公克左右。隨著體重增加或是歲數增加,中醫師也會逐漸增加劑量。

開了藥後怎麼餵藥又是一個難題,以我們家雙寶為例,大寶只要聽到吃藥不論中西藥就會滿天跑給你追,甚至摀住嘴巴不吃就是不吃。

二寶倒是一個經常吃中藥的孩子,因為被大寶傳染到咳嗽半夜咳不停、或是拉肚子屁股紅通通,只能任由媽媽擺布XD

怎麼餵小朋友吃中藥呢?

  • 加水吃:通常小朋友的藥量不會太多,將藥粉倒入小藥杯,加一點溫開水約5-10c.c

調成稍濃的中藥水,讓孩子一口吞下去,有些藥粉其實不會很難吃,反而甜甜香香的。如果病情許可的話,中藥處方裏也可以使用比較不苦的中藥,有些時候如果病情許可的話,也可以添加山楂、烏梅、或是甘草這一類的中藥,幫助藥粉入口也可以幫忙寶寶的消化吸收。

  • 爸媽也以先嚐嚐大人先打開藥粉沾一點嘗嘗,跟孩子分享一下吃到什麼味道,有患者分享說女兒看媽媽吃中藥吃得很香很好吃的感覺也想要嘗試看看。
  • 小朋友吃下去的時候適當的給予一些讚美,小朋友也會比較願意勇敢嘗試,對一歲以上的幼兒,也可準備小點心當作服藥後的小獎勵。
  • 不要強迫小朋友吃,有時候太過情急反而會讓小朋友更抗拒,一想到吃中藥便是不好的回憶就更不願意嘗試了,其實還有許多其他的方法可以可以嘗試,下次再跟大家分享,保持開放的態度是很重要的(媽媽我也還在學習,孩子生病父母總是很焦急的,完全可以理解)
  • 使用輔助器具服用
  1. 空針筒:適合用在還不會吞嚥寶寶。這也是我經常給二寶使用的方法,我會分好幾次餵食採取少量多次的方式
  2. 滴管:適合會吸吮但還不會吞嚥的嬰幼兒。
  3. 湯匙: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可以嘗試使用湯匙來餵食。
  4. 餵藥器:適用3個月至一歲以上的幼兒。
  5. 喝藥杯:適合已會用杯子喝水或一歲以上的幼兒。
  • 餵藥姿勢好上手

餵藥時可以一手抱扶寶寶,讓寶寶身體呈斜躺靠著父母身上,增加安全感,而另一手拿著藥杯或餵藥器,沿著孩子的兩頰側邊注入,這樣除了有助藥水流入吞嚥,也讓孩子無法很快地坐直身子,將藥吐出。

除了姿勢之外有些時機避開也可以讓藥物好服用

  • 避免捏鼻強灌藥。捏鼻子灌藥易使藥物嗆入氣管,導致吸入性肺炎。
  • 避免將中藥加在乳汁或果汁中。藥物與乳汁混在一起,很易產生凝結現象,降低藥物的療效;藥物與果汁混在一起,可能會引起交互作用降低藥效。也不要在奶中加入容易讓小朋友厭奶。
  • 避免飽餐後立刻餵藥。因為飽食後餵,容易連食物一起吐出來。

沒想到W妹妹很喜歡吃香香甜甜的桂枝湯,時間到了還會拿椅子坐著等,媽媽說症狀都變得平穩,還有胃口大開的趨勢XDD

下次再跟大家分享除了中藥外,中醫還有甚麼可以幫忙小朋友的!

期待好孕到—精液液化時間過長

最近看了一本書,《父產科:孩子的健康不能只靠卵子,男性生殖醫學重磅登場》

「男性在生育過程中絕不是精子的提供者而已,生育健康也不應該與男性雄風畫上等號。」

裡面提到一個觀點叫做父體效應(paternal effect)

「父親的健康會影響到下一代」

「Paternal Effects: Like father, like son」環境、暴露物、生活型態、年齡等等這些如何影響精子、如何影響生殖結果、進一步影響下一代。

一般而言最怕受孕前2個半月精子的DNA受損,但也有科學家發現可以追溯到數十年前,甚至胚胎時期接觸的東西。

舉例像是:

  • 父親年齡:父親年齡高與自閉症、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疾病風險增加之間存在關聯。
  • 父親吸菸:男性吸菸會阻礙生育力,也會增加精子DNA受損的風險;男性吸菸會增加後代罹癌的風險,與兒童白血病、肝母細胞瘤風險增加有關。

近幾年有越來越多人重視男性生殖醫學,這本書從社會學、心理學、文化研究跟醫學的觀點下去著手,作者用很幽默的口吻從男性醫學專科化的過程、父體效應與精子的影響、再到大眾的訪談除了聚焦在對男性生殖醫學的接受度再來與受訪者分父體效應等對於下一代的影響,來促使大家重視男性生殖醫療。

另外自己也整理幾篇跟飲食營養相關的男性不孕論文:

  • 高酒精可能與精子濃度呈現負相關、或是干擾下視丘腦下垂體軸線的平衡。
  • 肥胖、胰島素抗阻都有可能對精液產生負面的影響。
  • 肥胖會使體內男女荷爾蒙濃度不平衡,進而降低造精功能。

38歲V先生生算是公務員,但因為所屬單位的關係都必須要提早6.7點上班,常因為這樣睡不好,淺眠容易醒來,覺身體疲累,無不良嗜好,也都有定期在打羽球,BMI屬於過重的範圍,上個月剛結婚,但因為婚前檢查V先生的精液檢查活動力、數量都是不錯的,但問題點出在液化狀況跟正常型態的精子。

精液液化時間過長

精液液化是射精後開始的過程。正常的精液射出體外後會呈半凝膠狀,讓精液能在女性陰道內停留而不輕易流出,約經20到30分鐘後就液化成水樣液體則是為了讓精液中的精蟲能充分活動,以便沿女性生殖道向輸卵管部位游動,利於精卵結合和受精。

超過30分鐘仍凝固成稠厚的膠狀體,則是精液液化異常,液化時間若超過30分鐘,精子活動力會開始慢慢下降,會減弱精子到達卵子的能力。如果液化時間超過60分鐘,精子就有可能會被困在精液中,無法游到子宮頸。

精液不液化的原因

  • 精囊炎、前列腺炎:造成精液液化異常的原因為,凝固蛋白增多或前列腺分泌的蛋白水解酶和纖維蛋白溶酶減少,臨床上發炎感染常見
  • 先天性前列腺缺乏
  • 荷爾蒙失調:作息不正常、日夜顛倒,或是雄性荷爾蒙較低,也有可能導致前列腺液的液化功能衰退。
  • 鎂、硒、鋅缺乏

這一類患者在中醫證型當中常見體質證型有陰虛火旺、腎陽不足、濕熱內蘊、痰瘀阻滯等,但因為經常會有生殖系統、下焦的慢性發炎,所以不宜隨意的進補唷,可能會更加重濕濁或相火的情況導致發炎更嚴重。

他跟太太希望能先嘗試自然看看,使用了一些清濕熱的藥物,並且調整睡眠跟做一些飲食上的衛教希望幫忙能控制體重的增加,調理三個月後在驗液化的狀況跟正常型態的精子也都有改善,夫妻倆們還笑說這次送檢怎麼感覺水水的跟之前不太一樣

祝好孕😊

Reference:

  1. Mapping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research landscape of paternal effects

BMC Biol. 2020 Nov 27;18(1):183. doi: 10.1186/s12915-020-00892-3.

2. The effect of paternal factors on perinatal and paediatric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Volume 24, Issue 3, May-June 2018, Pages 320–389,

3. Diet and Nutritional Factors in Male (In)fertility-Underestimated Factors

J Clin Med. 2020 May 9;9(5):1400. doi: 10.3390/jcm90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