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排卵

在不孕的夫婦中有18-25%與排卵障礙相關,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不同種類的排卵障礙分為三類:(整理在圖一)

(排卵機制可參考:淺談女性生殖內分泌系統-荷爾蒙的控制,卵子生成與濾泡發育

排卵障礙.png

圖一 排卵異常的分類 由UpToDate-Overview of ovulation induction整理

有些學者除了這三類外另外將高泌乳素血症造成的無排卵(Hyperprolactinemic anovulation)列為第四類,佔無排卵婦女的5%至10%,因為高催乳素血症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可使用多巴胺激動劑(dopamine agonists),Bromocriptine,進行治療,起始劑量為每日1.25mg,使用劑量可每周以1.25mg往上加,直到正常月經來潮,血清中泌乳激素(Prolactin)濃度在2-3週內顯著降低。副作用會有噁心,嘔吐,頭痛,姿勢性低血壓等。

如何誘導排卵(Ovulation Induction)?

可分為口服藥物與非口服藥物兩種。

口服藥物治療

Clomiphene citrate(商品名Clomid快樂妊錠 每顆50mg)

  • 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SERMs)),與雌激素受體結合的競爭性抑製劑,具有混合性激動劑(agonist)和拮抗劑(antagonist)活性。作用在下視丘,結合下視丘雌激素受體,阻斷雌激素的負回饋作用,使GnRH分泌增加,FSH與LH分泌增加,促進濾泡群發育。
  • 通常在月經週期的第五天,50%的患者以每天50mg的劑量進行5天,若在第一個治療週期中不發生排卵,則劑量增加至100mg。此後,劑量以50mg的增量增加至150mg的最大每日劑量(100mg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最大劑量,美國生殖醫學學會(ASRM)表明劑量> 100mg對臨床妊娠率幾乎沒有影響),若加到150mg,應進一步評估,最後一劑投藥後的五到十天排卵,可於投藥後的六到七天進行超音波監測。作用時間短,口服後51%會在5天之後排出。
  • 副作用包含熱潮紅,腹脹,噁心嘔吐,乳房痛,頭痛,掉頭髮,造成卵巢過度刺激(OHSS)的情況不多,治療週期會導致子宮內膜薄,會影響胎兒著床。

Metformin

  • 透過對高胰島素血症的修正,對PCOS的婦女可增加月經週期性和改善自發排卵。

Aromatase inhibitors (letrozole)

  • 芳香酶抑制劑,阻斷雄性素轉成雌激素的過程(testosterone and androstenedione to estradiol and estrone),進而減少雌激素對垂體的負回饋機制,增加FSH分泌
  • 於PCOS(BMI≥30kg / m2)的肥胖婦女,會將其作為第一線用藥(BMI <30 kg / m2以Clomiphene citrate做第一線用藥)

 

非口服藥物

脈衝式GnRH治療(PULSATILE GnRH THERAPY)

  • 使用輸注幫浦(infusion pump)可以刺激內源性促濾泡激素(FSH)和黃體生成素(LH)的產生(連續釋放則會降低其產生),靜脈注射(IV)途徑優於皮下途徑。為了模擬GnRH的正常脈衝釋放,脈衝間隔為60〜90分鐘
  • IV給藥每一脈衝5-10mg,注射部位要小心腫脹,疼痛或紅斑

促性腺激素治療(GONADOTROPIN THERAPY)

  • 從絕經後婦女的尿液中提取促性腺激素(人類絕經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s,hMG),其中黃體生成激素(LH)與促濾泡激素(FSH)的生物活性比例為1 :1,以及純化的重組人類FSH(recombinant human FSH,rhFSH)
  • 建議劑量頭五天以150IU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之後依個別反應處理,若是有先使用GnRH促效劑做處理起始劑量為225IU,每日投予直到雌激素濃度超過100pg / mL,之後以相同劑量,並用超音波監視濾泡大小及數目,濾泡每天以2-3mm速度成長,當濾泡直徑為18mm或血清雌激素濃度為200pg / mL(734pmol / L),可給予hCG作為排卵觸發劑。(重組hCG的劑量為250 mcg似乎與標準劑量的尿液提取的hCG(5000〜10,000IU)相當。
  • 如果存在三個或更多個大於15mm的卵泡,應停止刺激,以防止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什麼是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

當卵巢過度刺激,體內荷爾蒙造成卵巢腫大,使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增加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體液由血管內流至血管外造成腹水,肋膜積水,四肢水腫,腹脹,噁心嘔吐,血管栓塞,腎功能受損等。(參考圖二)

OHSS.png

圖二 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病理機轉 圖片來源:家庭醫學會

造成此症候群的危險因子有以下:

  • 年紀小於三十五歲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 給予較高hCG
  • 血中E2>4000 pg / mL
  • 濾泡數>20個

OHSS SYMPTOM

圖三 卵巢過度刺激症侯群症狀與治療 由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之診斷與治療整理

 

Reference:

  1.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t a Glance
  2. UpToDate-Overview of ovulation induction
  3. UpToDate-Ovulation induction with clomiphene citrate
  4. UpToDate-In vitro fertilization
  5. 不孕症及生殖內分泌學 生殖醫學會出版
  6. 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之診斷與治療 家庭醫學會

 

著床機制

當在輸卵管壺腹部受精後,24小時開始進行有絲分裂,且藉由輸卵管蠕動和其內腔纖毛將受精卵推動移向子宮。隨著細胞分裂,24-36小時後形成二細胞,隨後每12小時分裂1次。四細胞,桑椹胚,在第四天時進入子宮腔,發育成中空的囊胚(參考圖一)。

(可參考:淺談從男性生殖內分泌系統到受精過程淺談女性生殖內分泌系統-荷爾蒙的控制,卵子生成與濾泡發育受精過程與早期胚胎發育這三篇文章)

早期發育.png

圖一  胚胎發育過程與時間 圖片來源: http://creditenhancement.us/implantation.html

著床機制(Implantation)

囊胚的外部的滋養外胚層(Trophectoderm,將形成胎盤和胎膜,內細胞群(Inner cell mass未來會發育成胎兒的部分,內外細胞持續細胞倍增,空腔增大,透明帶會由擴大的囊胚外脫落(稱Hatching,脫落的24小時內(受精後約6天),囊胚植入子宮內層以獲得生長所需的養分。

排卵前LH驟升可在懷孕第三天使上皮增生轉為基質增質,這些基質充滿醣原(glycogen filled stromal cells,可供給囊胚養分,著床前雌激素的分泌,讓子宮內膜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囊胚移動到最佳位置(通常是子宮的中上至前上或後壁),進行三個步驟:

  1. 接觸(apposition):滋養外胚層與子宮腔上皮密切接觸。
  2. 相黏(adhesion):兩者緊密相連。
  3. 穿入(penetration):上皮被滋養外胚層侵入。

原始的滋養層細胞(progenitor cytotrophoblast cell)會分化成兩種細胞層:

  1. 合胞體滋養層(外細胞層)(syncytiotrophoblasts (outer cellular layer)):位於外側,為多核的原生質團,沒有明確的細胞分界。會分泌酵素溶解子宮內膜,指狀延伸的合體滋養層會穿過子宮內膜表皮後侵入母體的結締組織,使滋養層埋入子宮內膜且獲取養分。負責氣體,營養物質和廢物的運輸,以及調節胎盤,胎兒和母體系統的荷爾蒙激素的合成
  2. 細胞滋養層(內細胞層)(extravillous cytotrophoblasts (inner cellular layer)):位於內側,為一層單核的細胞,可分辨出一個一個細胞的結構。

著床後,胚球層(embryoblast)會出現一個小的空隙,即羊膜腔(amniotic cavity)。(參考圖二)

羊膜腔形成.png

圖二 胚胎發育過程與時間 圖片來源: http://creditenhancement.us/implantation.html

Reference:

  1.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t a Glance
  2. The Developing Human
  3. UpToDate- Placental development and physiology
  4. 不孕症及生殖內分泌學 生殖醫學會出版
  5. 圖解婦科學 合記圖書出版
  6. 圖解產科學 合記圖書出版

 

 

裙底濕黏好羞澀-談女性白帶(下)談陰道感染的中醫治療

前面我們討論過生理性與病理性白帶,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中醫是怎麼樣看的。

(可參考:裙底濕黏好羞澀-談女性白帶(上)-常見陰道感染

古代有句俗語說:「十女九帶」,帶下病在女性是極為普遍的疾病。

帶下一詞,在中醫學中有三種含義:

  1. 帶脈以下或裙帶以下之疾。
  2. 生理性帶下,即潤澤女性生殖器之津液。
  3. 帶下病,指帶下異常增多。

關於帶下的中醫記載

中醫最早出現帶下記載的,是秦漢時期《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所記載:「任脈為病,女子帶下瘕聚。」

隋《諸病源候論‧婦人雜病諸 候‧帶下候》:風邪乘虛而入於胞,損衝、任 之經…致令胞絡之間,穢液與血相兼,連帶 而下。冷則多白,熱則多赤,故名帶下。」另外還有帶五色俱下候等等,將帶色與五臟病機病位做搭配

《婦科經論》:「婦人帶下之疾,帶者,奇經八脈之一也,腰臍間圍身一周,如車帶焉,八脈俱屬腎經,人身帶脈,統攝一身無形之水,下焦腎氣虛損,帶脈漏下。」

《女科證治約旨》:「陰中有物,淋漓不斷,綿綿而下,即所謂帶也。」

元《丹溪心法》認為帶下病是胃中痰積流下,滲入膀胱。

明《萬氏女科‧白濁、白淫、白帶辨證》:「白帶者,時常流 出,清冷稠黏,此下元虛損證也…。白濁者, 隨小解而來,渾濁如泔,此胃中濁氣滲入膀 胱也…。白淫者,常在小便之後而來,亦不 多,此男精不攝,滑而自出。」對帶下病提出鑑別診斷。

清《醫宗金鑑‧婦科心法》帶下門,五色帶下總結所記載:「色青屬肝;色赤屬心;色黃屬脾;色白屬肺;色黑屬腎。」觀察帶下質地與顏色。

清《傅青主女科》:「夫帶下俱是濕症。而以“帶”名者,因帶脈不能約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蓋帶脈通於任、督,任、督病而帶脈始病。帶脈者,所以約束胞胎之系也。」《傅青主女科‧帶下》也分別以白、黃、赤、青、黑五色帶下。

帶下在中醫的病因病機

總結上述,可知帶下由津液所化,腎所藏瀉,賴脾氣運化,由任帶兩脈約束,在天癸作用下,布於子宮,潤澤陰道。

帶下病多屬於濕,內因與肝,脾,腎三臟相關,外因則與濕熱,飲食不節損傷脾氣,房勞手術影響任帶兩脈等有關。

病人來我們如何觀察?

首先必須排除一些婦科腫瘤的狀況。

接著觀察:

  1. 帶下的:量多屬濕,量少與陰血不足相關。
  2. 帶下的顏色:色白屬虛證或寒證,色赤偏熱,色黃若淡偏脾虛,色黃若黏稠屬濕熱。
  3. 帶下的質地:清稀偏水,屬虛,氣虛,陽虛(兼有冷感),質黏稠或豆腐渣樣偏熱,或濕熱下注。
  4. 帶下的氣味:偏熱者味道較重,惡臭難聞,則屬濕毒重證。
  5. 帶下伴隨的症狀:是否有陰道乾澀,搔癢,腰痠等症狀。

治療帶下的策略?

簡單地歸納如下,過多的以祛濕為主,脾虛健脾除溼,升陽止帶腎虛補腎(又可分腎陰腎陽)收澀濕熱清熱祛濕健脾熱毒者宜清熱解毒祛濕止帶過少的以滋補肝腎陰精為主,佐以養血

脾虛常使用完帶湯;脾虛濕郁化熱,可使用易黃湯;腎陽不足可選用內補丸,腎陰夾濕可選用知柏地黃丸,濕熱下注則可選用止帶方,若熱毒熾盛可使用五味消毒飲。

平常的食療可選用四神湯,內含蓮子、芡實、薏苡仁、茯苓、山藥、排骨或豬小腸,可健脾祛濕止帶;薏仁湯,薏仁利水滲濕排膿或是加入白果可收澀止帶;山藥蓮子湯等。

(外用部分則可參考:夏季該邊癢-談惱人的胯下癢

希望大家都能有乾淨舒爽的裙底!

Reference:

  1. 中醫婦科學
  2. 婦科病中醫治療策略 人民軍醫出版社
  3. 中醫治療帶下病例報告 中醫內科學雜誌第14卷第2期
  4. 反覆性陰道感染 中醫婦科學雜誌第17期
  5. 陰道炎的中醫防治
  6. 帶下病病例報告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雜誌 200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