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鬧水荒-乾眼症的中醫觀點(4)


(可參考眼睛鬧水荒—認識眼淚的形成(1)眼睛鬧水荒-認識乾眼症(2)

以及眼睛鬧水荒-乾眼症的視力運動與中醫保健(3))

眼睛的中醫生理學


  • 《靈樞·五癃津液別》:「五臟六腑之津液,盡上滲於目。」
  • 《靈樞·大惑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 」
  •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之睛。

乾眼跟五臟之間皆有關係,跟津液在身體裡的輸布有關:

《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佈,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圖一 津液分布圖 YI-TING繪圖整理

《證治準繩·五輪》:目圓而長,外有堅殼數重,中有清脆,內包黑稠神膏一函, 膏外則白稠神水,水以滋膏,水外則皆血,血以滋水。

陰血分的濡養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眼病多言及火?

  • 《素問玄機原病式》:「目病屬火。」
  • 張從正:「目不因火則不病,非火有餘,則陰不足耳。」
  • 徐春甫《古今醫統》倡言:「散火為治目之要。」

圖二 火性來源 YI-TING繪圖整理

治療上會考慮本質的陰血津液是否足夠輸布分布與升清是否可以,是否有火熱耗傷

常見的中醫證型

圖三 乾眼的中醫證型 YI-TING繪圖整理

乾眼如何保養

除了上篇我們教大家如何按摩穴位之外,生活習慣上的保養也是很重要的:

  • 正常之生活型態、睡眠充足、不熬夜。
  • 均衡之飲食、不偏食。
  • 多吃含維他命A、C、E之蔬菜及水果,少吃油炸食物。
  • 讓眼睛充分適當的休息、避免長時間用眼、過度疲勞,注意眨眼次數
  • 洗臉時注意眼瞼及睫毛之清潔,用熱毛巾熱敷可以減輕疲勞並增加淚液分泌
  • 戴隱形眼鏡時間不要過長、有不舒服即應取下。
  • 適度熱敷有助於眼球周邊肌肉放鬆,緩解睫狀肌因過度充血所引起的眼部疲勞問提。
  • 可多補充如:Omega-3魚油、亞麻仁油等(鮭魚、鯡魚、沙丁魚)緩解因為發炎引起的眼睛乾燥問題

中醫養生茶飲

石斛2錢、桑葉1錢。

  • 用沸水沖泡,待涼即可飲用。
  • 滋陰清潤

桑葉 10克、枸杞 15克、炒決明子 10克。

  • 將中藥材以清水略微沖洗,以200cc的熱開水沖泡飲用,約喝一半量後,可再加水回沖,繼續喝2~3次。
  • 適合眼睛酸澀的人飲用

枸杞菊花茶也是很好的選擇:)

祝大家眼睛水汪汪,乾眼不要來!

(107/11/24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健康講座  眼睛鬧水荒  乾眼的中醫保健)

  1. UpToDate-Dry eyes
  2.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ry eye: atwenty-five-year review.
  3. 臺大醫院眼科部
  4. 乾眼的生理病理學 中眼醫誌2007;46(2):99-103
  5. 乾眼症的診斷與治療 當代醫學 第40卷 第9期47 2013年9 月
  6. 乾眼症四部曲:輕、點、線、面 健康世界
  7.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職場視力保健,乾眼症預防手冊

眼睛鬧水荒-乾眼症的視力運動與中醫保健(3)

(可參考眼睛鬧水荒—認識眼淚的形成(1)眼睛鬧水荒-認識乾眼症(2)

長期盯著螢幕看嗎?我們可以做些甚麼運動呢?

圖一 職場護眼操 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職場視力保健,乾眼症預防手冊
  1. 用力眨眼增淚液
  2. 左轉右轉保靈活
  3. 遮掩按摩揉眼球
  4. 看遠看近調節肌

這些動作都可以緩解眼睛疲勞跟放鬆眼睛周圍肌肉唷!

揉按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加入眼睛周圍的穴道作為使用。

眼睛周圍有哪些經絡呢?

足厥陰肝手少陰心經連接目系。通過外眼角的有小腸經、膽經、三焦經
到內眼角的有胃經、小腸經、膀胱經、陰蹻脈、陽蹻脈和督脈。任脈經過眼睛下方

可以選擇按摩的穴位有很多:

圖二 穴位按摩 YI-TING繪圖整理
  • 睛明:在眼頭上方一點的凹陷處。降低眼壓、消除疲勞。
  • 攢竹:在眉頭的眼眶骨凹陷處。明目醒腦,改善頭痛、頭暈。
  • 魚腰:在瞳孔上方、眉毛中間凹陷處。改善疲勞與頭痛。
  • 陽白:在眉毛正中央,魚腰上一吋的地方。清頭明目,驅風瀉熱,治療頭痛、眼睛疲勞。
  • 絲竹空:在眉毛尾端凹陷處。明目止痛。
  • 太陽穴:位於眉毛尾端與眼角之間,向後約一指的凹陷處。治療頭暈目眩、視力下降的問題。
  • 瞳子髎:在眼角,位於眼眶骨外側邊緣凹陷處。改善眼周迴圈,消除疲勞。
  • 承泣:在瞳孔正下方的眼眶骨上緣凹陷處。散風清熱,有效改善眼睛紅痛。
  • 四白:在瞳孔正下方的眼眶骨下緣凹陷處,承泣的正下方 改善眼睛乾澀、視力下降。

另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也有一套專為兒童設計的護眼顧鼻操,不只保護視力,也可以預防鼻過敏唷!!


影片來源: 多媒體雲端教育平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眼睛休息夠了嗎?下段我們再來討論眼睛的中醫生理跟乾眼的中醫治療唷!

(107/11/24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健康講座  眼睛鬧水荒  乾眼的中醫保健)

  1. UpToDate-Dry eyes
  2.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ry eye: atwenty-five-year review.
  3. 臺大醫院眼科部
  4. 乾眼的生理病理學 中眼醫誌2007;46(2):99-103
  5. 乾眼症的診斷與治療 當代醫學 第40卷 第9期47 2013年9 月
  6. 乾眼症四部曲:輕、點、線、面 健康世界
  7.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職場視力保健,乾眼症預防手冊

冬季到了!東癢西抓好痛苦—談冬季皮膚癢(3)中醫觀點瞧一瞧

(可參考冬季到了!東癢西抓好痛苦—談冬季皮膚癢(1)認識皮膚構造與膚癢形成原因 與冬季到了!東癢西抓好痛苦—談冬季皮膚癢(2)如何預防與保養

談中醫觀點前我們先來看看中醫如何看皮膚

中醫看皮膚

腠理

  • 「腠」發音同「湊」「湊」的本義是水流匯聚的意思,引申為聚集。
  • 「腠」用「肉」代替「水」作偏旁,意思是皮肉聚集。
  • 「理」的本義是順著玉石的自然紋路治玉。《說文》:「理,治玉也。」人的肉眼所見的表皮上有汗毛孔和紋理

古籍中的論述

  • 《靈樞·論痛》:「筋骨之強弱,肌肉之堅脆,皮膚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
  • 《靈樞·天年》:「四十歲,五藏六府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談到腠理與年紀之間的關係。
  • 《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文理也。」談到腠理與氣血的相關性。

腠理與衛氣

  • 腠理的開合則受衛氣的控制,因內外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 《靈樞·本藏》: 「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
  • 「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矣。」

腠理與外在環境

  • 外部環境寒熱變化,影響腠理開合。
  • 《靈樞·五癃津液別》:「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 《靈樞·百病始生》:「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

引起冬季皮膚癢

從季節氣候外在環境來看:可能與寒邪(過低的氣溫)燥邪(過低的溼度)相關

從症狀來看:

  • 癢與風邪有關
  • 皮膚乾/脫屑/龜裂與陰血的濡潤有關
  • 皮膚病兆紅則與血熱相關
  • 當因搔抓而產生滲液或水皰則與濕熱相關

因此反覆搔抓後……

中醫對照

圖一 反覆搔抓後中醫觀點 YI-TING繪圖整理

除了減少傷害 補其不足 還可以怎麼作?

  • 注意保暖對抗寒
  • 保濕潤燥抵禦燥邪
  • 適度運動活絡氣血
  • 適當生活防止助熱

中藥外用法寶-紫雲膏

紫草能涼血活血、解毒消炎;當歸活血養血、止痛;麻油能保濕滋潤肌膚、止癢。

中藥茶飲來幫忙

也可以選擇簡單的藥材做茶飲

血虛風燥型:

  • 生地、當歸和白癬皮各2錢。
  • 生地止癢、補血;當歸潤澤肌膚、淡化黑色素;白癬皮潤澤;緩搔癢。

風熱型:

  • 荊芥和防風各2錢、蟬蛻1.5錢
  • 荊芥袪風、涼血、解皮膚表症;防風發散風寒;蟬蛻改善皮膚搔癢。

濕熱型:

  • 黃芩、薏仁和地膚子各3錢。
  • 黃芩清肺熱、清熱燥濕;薏仁清熱排膿:地膚子瀉火解毒。

(107/10/27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健康講座  冬季皮膚癢)

Reference:

  1. 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the Skin
  2. 慢性皮膚搔癢治療建議 家庭醫學會
  3. 《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2015年10月號第13期
  4. 冬季常見皮膚病及保養(一)冬秀溫疹 癢啊!秀傳季刊, 24(1), 2009
  5. 皮膚乾癢 中醫調治 人醫心傳2015.1170 P70-71
  6. 皮膚不乾癢 水嫩過冬季 禪天下˙153 期 /2017.12
  7. 冬季癢 個不停怎麼辦?彰基院訊 2017.02

秋燥的中醫養生—銀耳枸杞湯(3)

(請參考:秋燥的中醫養生—秋天的節氣(1)秋燥的中醫養生—讓您水潤過中秋(2)兩篇文章唷!)

(107/09/22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健康講座 秋燥的中醫保健-讓你水潤過中秋)

衛教當天,帶了好喝的銀耳枸杞湯與民眾們分享,受到大姊們的讚賞,許多人詢問如何製作,在這裡分享如何挑選功效,與做法給大家,其實非常簡單,很適合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或是挑嘴的小朋友等等唷!s_8608626333739.jpg

S_8608623551869

銀耳

又稱白木耳,雪耳,白耳子(學名:Tremella fuciformis),是銀耳科銀耳屬真菌銀耳的子實體,是一種食用菌。一般外表呈現般呈菊花状或雞冠状,柔軟潔白,半透明,富有具有彈性

性味:

  • 《飲片新參》:甘淡,涼
  • 《現代實用中藥》︰甘,平,無毒。

功效:滋陰潤肺、養胃生津

  • 《本草再新》︰潤肺滋陰。
  • 《本草問答》︰治口干肺痿,痰郁咳逆。
  • 《飲片新參》︰清補肺陰,滋液,治勞咳。
  • 《增訂偽藥條辨》︰治肺熱肺燥,干咳痰嗽;衄血,咯血,痰中帶血。

現代的研究發現,主要藥用成分是多糖,包括酸性多糖、中性雜多糖、酸性低聚糖、胞壁多糖、胞外多糖等。銀耳多糖具有強心、延緩衰老、抗血栓、 降血脂、降血糖、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也有發現銀耳多醣體塗於皮膚上,可形成透明薄膜,能提高皮膚保水率,為天然保濕素材;與銀耳多醣同屬水溶性多醣,能吸收水份而膨脹,可改善便秘的情況。

如何挑選銀耳呢?

在挑選過程正如中醫四診的望聞問切,可以問一問,看一看,聞一聞,或是摸一摸看看。

顏色微黃好賣象

乾燥的白木耳會呈現淺黃,有時業著為了增加賣相,會漂白、泡藥水,讓其看起來更白、更美,因此太白的不要選購。

朵朵外型堅實硬

外型盡量選擇完整,大,乾燥的像一朵菊花狀,可以稍微輕輕捏一下看看是否堅硬,破碎的白木耳品質較差,另外銀耳基部凹陷處容易滋長黴菌,也可以仔細看有顏色有無變綠。

沒有刺鼻藥水味

漂白或泡水的白木耳可能殘留二氧化硫和雙氧水,靠近鼻子聞會有明顯的酸味。

銀耳枸杞湯

材料:白木耳,枸杞,冰糖適量,水

作法:

先把白木耳,枸杞洗淨後,白木耳泡軟一小時後用手撕或剪刀用成小片狀

  • 瓦斯爐:加入白木耳,枸杞加入水蓋過,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約十分鐘,關火,加入冰糖調味,蓋上蓋子悶三十分鐘到一小時
  • 電鍋:白木耳剪碎後,加入水蓋過,在外鍋放兩杯水,按下開關,開關跳起來後,再加入適當水,之後放入枸杞,在外鍋放一杯水,開關跳起來後,加入適當冰糖做調味

s_8608614810621.jpg

鏘鏘鏘,大功告成!

 

上面兩個步驟都很簡單,祝大家吃得安心又開心唷!

(本次衛教活動選用中國醫藥大學姊妹校:亞大銀耳,沒有打廣告的嫌疑拉!)

Reference:

  1. 中國銀耳研究之歷史回顧 羅信昌 菌物學報 8 April 2013, 32
  2. 楊淑惠 (2006)。銀耳多醣體之開發。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第65期。
  3. 銀耳多醣於改善便秘之動物模式評估 陳鯤兆 吳昭慧 廖俊旺 楊淑惠 台灣農業研究 第59卷 第2期
  4. 銀耳多醣應用為皮膚保養原料之活體外及活體內評估 楊淑惠; 楊鎮榮;陳宜嫻 台灣農業研究;56卷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