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我的內褲總是濕濕黏黏的,穿較淺色的褲子,還可能透過去,真的很令人苦惱。」
在談陰道分泌物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陰道的正常生理。
陰道正常生理
女性陰道非角質化上皮(nonkeratinized 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um of the vagina)富含肝醣(glycogen),乳酸桿菌(Döderlein’s lactobacilli)將肝糖轉變成單糖,然後再將其轉化成乳酸(lactic acid),產生酸性陰道環境(pH 4.0至4.5),有助於維持正常的陰道菌群並抑制致病生物的生長。
鱗狀上皮也會受雌激素影響增後形成物理屏障,此外陰道周圍皮脂腺,汗腺,巴氏腺等腺體皆會分泌液體,有助於維持陰道清理。透過這些防禦機制,來防止感染。
正常生育年齡女性一天分泌1-4cc白色或透明無味液體,這種生理性分泌物成分是子宮內頸黏液分泌物、脫落上皮細胞、正常陰道菌落及陰道滲出液所構成。
隨著排卵期的來臨,子宮頸會產生許多水樣黏液,呈現鹼性,可保護精蟲,讓鹼性精液在陰道環境中具有緩衝作用,使精子順利地通過子宮頸進入子宮腔內。
(精液成分可參考:淺談從男性生殖內分泌系統到受精過程)
因此若是使用不適當的抗生素改變菌叢,陰道灌洗,性行為與殺精劑的使用改變陰道酸鹼值,或是更年期的荷爾蒙改變,皆會影響陰道分泌的情況。
常見的陰道感染有以下三種:
1. 細菌性感染(Bacterial Vaginosis)
2. 念珠菌感染(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3. 陰道滴蟲感染(Trichomoniasis)
圖一 三種感染示意圖 圖片來源:http://www.brooklyngynplace.com/bacterial-vaginosis-obgyn-physicians-downtown-brooklyn-nyc/
圖二 三種感染的特色 由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t a Glance整理
如何預防?
- 平常自身的衛生清潔(可以參考:夏季該邊癢-談惱人的胯下癢)
- 盡量避免接觸:減少發生性行為,以防交叉感染。
- 保持局部乾爽:穿著寬鬆保持患部通風,洗澡後擦乾身體再著乾淨內衣褲。
- 內褲切勿與襪子一同浸泡,清洗後最好日曬殺菌或煮沸消毒。
需不需要使用陰道沖洗?
正常陰道的酸性環境本身就有防禦機制,血液與精液pH值偏於鹼性,在生理期或性行為後,會使陰部環境變成鹼性,細菌較易入侵,但月經會在來後的二到三天慢慢下降,行為次數頻繁或經期較長的女性,如果擔心pH值下降較慢,也許可以考慮使用市售的弱酸陰部清潔劑,不然的話還是建議以清水清潔私密部位唷!(於106/8/20 中醫保健講座:夏季該邊癢-談惱人的胯下癢中提問)
Reference:
- UpToDate—Approach to women with symptoms of vaginitis
- UpToDate—Bacterial vagino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t a Glance
- 常見陰道炎診斷與治療-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對「裙底濕黏好羞澀 談女性白帶(上)-常見陰道感染」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