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昨晚小孩子卯起來吸還是大塞奶,請問中醫有沒有甚麼藥物可以幫忙?」
談中醫治療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會造成乳腺炎。
(乳房結構與乳汁分泌請參考:媽咪親餵的夢魘 談談乳腺炎(上)—乳房發育與乳汁分泌)
圖一 乳房的病理變化 由哺乳問題的診斷與治療 圖解指南整理
產婦產後若未能有效排出,將造成乳汁滯留(stasis),嚴重時會乳房腫脹,阻塞靜脈與淋巴系統的引流而導致水腫,稱為脹奶(engorgement)
脹奶會出現乳房疼痛、腫脹、皮膚發亮、變硬、發紅,有時會輕微發燒,但通常會在24小時內恢復,導致的原因有:
- 嬰兒無法正確含住乳房(參考圖二三四),使嬰兒有效含住乳房能改善。
- 吸奶時間受限制(餵奶不夠頻繁或採固定的頻率或時間餵奶),不要限制餵食的頻率或時間能改善。
- 乳管阻塞,可以以手或擠奶器將乳汁排空。
- 乳汁分泌過多。
- 快速斷奶。
- 乳房受壓迫(例如過緊的胸罩),減少壓迫能改善。
在乳汁生成第三期母乳會轉變成腺體自控乳汁分泌,由寶寶的吸吮排空乳房來決定乳汁生成的量,當乳汁排空情況不佳,乳汁分泌會減少。
除了上述的方式,也可以溫柔地按摩乳房以刺激乳汁流出,哺乳前熱敷乳房可減輕疼痛、促進乳汁排出,餵完奶後可用冷敷,以減輕腫脹、疼痛與血流量。
圖二 正確含乳方式 圖片來源:UpToDate
圖三四 餵乳姿勢 圖片來源:UpToDate
乳腺炎在產後三個月內發生機率為三分之一,造成乳腺炎的兩個主要原因為乳汁滯留與感染,乳腺炎可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當乳汁未能有效排出引起乳汁滯留時,可能會造成兩種結果:
- 非感染性:乳汁內的發炎性的細胞素(cytokines,例如 interleukin-8)滲漏至乳管周圍之組織,可造成紅腫熱痛等乳房局部症狀。以有效排出乳汁做治療。
- 感染性:乳汁滯留時有利於細菌生長的環境,造成感染,感染性的乳腺炎大都是細菌經由皮膚傷口(通常是乳頭受傷、破皮後)而進入乳管周圍的結締組織所引起的,以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最為常見,其中部份為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llreus (MRSA),或(A族或B族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 coli)。使用抗生素或止痛藥做治療。
- 產後六周有5-11%可能變成乳房膿瘍,需要開刀引流。
圖五 乳腺炎症狀與分類 圖片來源:當代醫學
乳腺炎的中醫論述
乳腺炎在中醫古籍上稱為「乳癰」,癰即氣血窒塞而不通,與體表皮肉之間的急性化膿性疾患相關,其中產後好發之乳腺炎稱之「外吹乳癰」,又名「妬乳」、「吹乳」;(妊娠因胎氣旺上衝所致,稱之「內吹乳癰」)。
乳頭屬足厥陰肝經,肝主疏泄,調節乳汁的分泌;乳房屬足陽明胃經,乳汁為氣血所生化,源於水穀精華。病因病機可責之於:
- 肝鬱:情志內傷,肝氣不舒,失于疏泄,使乳汁發生壅滯而結塊,鬱久化熱。
- 胃熱:產婦坐月子時,食肥甘厚味而致陽明積熱,胃熱盛,導致氣血凝滯,乳絡阻塞。
- 感染邪毒:嬰兒吸吮乳頭破損,感染邪毒,與蓄乳相搏於乳房。
- 哺乳斷乳不當:乳汁充足婦人,突然斷乳,或嬰兒吸吮不盡,乳汁窒結成塊,鬱而化熱。
乳腺炎的中醫分期與治療
圖六 乳腺炎的中醫分期 由哺乳期乳腺炎,中醫藥研究論叢Vol.14 No.1 2011整理
圖七 乳腺炎的中醫治療原則 由哺乳期乳腺炎,中醫藥研究論叢Vol.14 No.1 2011整理
乳腺炎治療上可分為內治與外治,治療藥物如下:
圖八 乳腺炎的中醫治療 由哺乳期乳腺炎,中醫藥研究論叢Vol.14 No.1 2011整理
另外也有許多穴位與推拿按摩的方式:
穴位選擇:少澤,曲池,內庭,行間。
少澤:位於小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1分處,可處理乳汁壅脹或是乳汁分泌不足的情況。
內庭:位足背第二、三趾間,趾蹼緣後方凹陷處。於足陽明胃經滎穴,可清瀉陽明熱邪。
行間:位於足背第一、二趾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肝經滎穴,可清肝瀉肝。
曲池: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手陽明經合穴,清上焦風熱,疏表退熱的主穴。
推拿按摩:先在患部塗上潤滑劑或先熱敷,建議先用五指由乳頭向乳房四周輕推,然後再由乳房四周沿乳腺管方向輕輕向乳頭按摩,輕提捏乳頭數次,以使積乳排出,適用於乳癰早期。已成膿者禁用。
祝新手媽媽們都能哺乳順利,遠離乳腺炎!
(關於初乳,母乳,與牛乳之間的差別,哺乳的好處。可參考:媽咪親餵的夢魘 談談乳腺炎(中)—初乳與成熟母乳)
Reference:
- 哺乳問題的診斷與治療 圖解指南 王淑芳副教授編譯
- 乳房膿瘍治療之回溯性探討,北市醫學雜誌 第 12卷 第1期,2015
- 中醫治療「產後乳腺炎」病例報告,台灣中醫醫學雜誌 第8卷.第2期
- 哺乳期乳腺炎,中醫藥研究論叢14 No.1 2011
- 產後乳腺炎之中醫治療,北市中醫會刊21 NO.4
- 產婦乳腺炎的預防護理及中醫治療,中醫婦科學雜誌第期17期
對「媽咪親餵的夢魘 談談乳腺炎(下)—乳腺炎的中醫治療」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