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悲劇,我大塞奶,有一個腫塊,小孩子卯起來吸還是腫阿,該怎麼辦?」
在談談哺乳之前我們先來討論乳房發育與乳汁分泌。
乳房結構(Breast Anatomy)與發育(Breast Development)
圖右 乳房解剖 圖片來源:UpToDate
圖左 乳房解剖 圖片來源:http://anraeworld.blogspot.tw/2009/12/2.html
乳房包括三個主要結構:皮膚,皮下組織(subcutaneous tissue)和乳房(breast tissue)組織,其由上皮和基質組成。上皮組織將乳房的分支管連結至乳頭,基質細胞由脂肪和纖維結締組織組成。
每個乳房含有15-20條乳腺管,可將在乳葉中的乳腺泡細胞分泌的乳汁進行輸送,儲存至輸奶竇延伸至乳頭開口。
乳房的第一個發展階段起始於胚胎期,在懷孕18-19周時上皮性乳腺芽出現在乳腺脂肪墊並慢慢發育,此時乳腺管還沒有形成開口。
出生之後細小的乳腺管隨嬰兒成長發育,青春期當卵巢開始分泌雌激素時,結締組織中的脂肪開始積累,導致乳房擴大,管道系統也開始增長。每次月經週期會對乳房造成影響,受雌激素刺激乳腺管的生長,黃體素刺激乳腺的形成,乳腺管與周圍組織的擴張造成乳房外觀明顯發育。從童年到成熟的乳房的外觀可由Tanner分為五個階段。
圖二 Tanner stage 圖片來源:UpToDate
懷孕時受胎盤和黃體素刺激,乳腺管與乳葉進一步發育,懷孕中期第5-6個月時,乳汁生成素於開始作用,乳汁便開始產生,腺體組織取代結締組織與脂肪組織,使乳房更加豐滿,乳暈變大,乳頭與乳暈顏色加重,生產時在胎盤泌出後開始製造乳汁。
更年期時因雌激素與黃體素的下降,導致乳腺的腺體組織減少,沒有雌激素刺激,乳房的結締組織變得脫水和無彈性。
乳汁生成(Lactogenesis)
圖三 乳汁生成三階段 圖片來源:http://kellymom.com/hot-topics/milkproduction/
乳汁生成第一期(Lactogenesis I)
懷孕中期到產後兩天,上皮細胞分化為生產乳汁的乳腺細胞(lactocyte)與排出乳汁的肌上皮細胞(myoepithelial cell)此時期由內分泌系統做控制,胎盤分泌高黃體素抑制乳汁分泌,且人類胎盤泌乳素(HPL)會佔據泌乳素受體。出生時,胎盤生出後會導致黃體素、雌激素、人類胎盤泌乳素水平的突然下降。在同時腦下垂體前葉泌乳素分泌增加與受體結合,會進入乳汁生成第二期(Lactogenesis II) ,大量的乳汁會分泌。
乳汁生成第二期(Lactogenesis II)
在產後的30-40小時產婦不太會感到腫脹,直到產後第2-5天起,乳房開始變得腫脹,即所謂的 “Milk coming in",但乳房腫脹程度與乳汁的量沒有關聯。
乳汁生成第三期(Lactogenesis III)
產後第九天會進入第三期,會轉變成腺體自控乳汁分泌(autocrine (or local) control system),由寶寶的吸吮排空乳房來決定乳汁生成的量,生成量由泌乳激素(PRL,Prolaction)和泌乳抑制素(FIL,Feedback Inhibitor of Lactation)調控。
泌乳素至乳腺細胞壁上的受體刺激母乳的合成。當乳汁積聚在乳房中時,乳腺細胞壁因延展伸長導致受體形狀改變,泌乳素無法與受體結合,且泌乳抑制素會抑制乳汁的生產使合成變慢。
噴乳反射(Letdown reflex,milk ejection reflex)
圖四 噴乳反射 圖片來源:http://fitflops-sale.us/milk-ejection-reflex/
將近75%的產婦在每次親餵都會經歷一次以上的噴乳反射,每次大約持續一到兩分鐘,平均每次親餵約有一到四次的噴乳反射。古早的阿嬤們發現餵奶時奶是一陣一陣來的,所以又叫「奶陣」,奶陣來臨時乳房會有一些刺刺麻麻的感覺,寶寶直接吸吮、看到寶寶、抱著寶寶,都能引發噴乳反射,除此之外產婦保持放鬆、自信、愉快的心情都能讓此反射更容易產生,幫助乳汁排空!
Reference:
- 哺乳問題的診斷與治療 圖解指南 王淑芳副教授編譯
- UpToDate- Common problems of breastfeeding and weaning
- UpToDate-Breast development and morphology
- Johns Hopkins Medicine -Normal Breast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Breast-Semin Plast Surg. 2013 Feb; 27(1): 5–12.
對「媽咪親餵的夢魘 談談乳腺炎(上)—乳房發育與乳汁分泌」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