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到兩條線了!該補充甚麼呢?—孕期的營養補充

溫差變化很大,大家都有記得保暖嗎?

今天早上收到患者Y的來信,真的替她感到開心,不過我們才剛經歷第一關而已,再接再厲!

Y是多囊性卵巢的患者,先生精蟲稍微活動力不足,過去經常50多天才來月經,是在第3次clomid的週期來到我的門診的,嘗試好幾次排卵藥克洛米芬clomid的週期,月經量持續減少,後來西醫師認為可能是因為內膜變薄的緣故,嘗試改換成泰莫西芬治療,週期卻突然變短,於是Y跟先生就想說先暫停一下半年來西醫的治療,放鬆心情。

唯一不變的還是持續測量基礎體溫,但在少了西藥治療下,我們先觀察第一次的週期,基礎體溫變得非常的低,尤其是這一陣子寒流來還降到了35.8-35.9,在單獨只有中藥的治療下,溫度沒有之前的高,所以將補氣補陽中藥劑量拉高,但還是可以看的到在月經週期的第15天有明顯的體溫升高,相差約0.5度(雖然高溫還是只有坐落在36.3-36.4左右),月經也準時30天一循環,於是嘗試了兩個單獨中藥週期後,這次很幸運的驗到孕了!因為接下來過年也比較擔心患者的狀況,所以也有請她先回西醫門診。

因為她平時有服用月見草油跟肌醇,也請她先暫停。

肌醇:肌醇的效用是可幫助卵子發育更成熟,提高受精率及懷孕率,備孕中的婦女可以每天固定補充500mg的肌醇至少3個月,但懷孕後因肌醇可能影響催產素及子宮收縮,故建議懷孕後立即停用肌醇。

月見草油:主要含有r-次亞麻油酸(簡稱GLA),屬於Omega 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必須靠食物攝取來獲取的「必需脂肪酸」。 r-次亞麻油酸(GLA)是人體製造前列腺素的前驅物。一般常見的作用是紓解經期症候群、更年期症狀、抗發炎過敏、避免血栓的形成,因為月見草油可能會導致子宮收縮也有請Y先停下來使用。

Y也有詢問懷孕的時候能夠補充那些營養品,簡單整理了一個小小表格給她

葉酸:可以幫助胎兒腦部、神經管及細胞發育,減少母體貧血發育,足夠的葉酸可以減緩媽媽孕期疲勞、頭痛和憂鬱的發生;備孕期就可以補充葉酸400mcg,食物的來源多從動物肝臟、酵母、全麥、穀類、綠葉蔬菜、乾豆類及莢豆類,因為葉酸是水溶性的營養素,約65~95%都會在烹飪過程中流失,烹調時建議用少許油快炒即可或是額外補充葉酸的孕期保健食品。

B群:維生素B能促進身體代謝功能。B6有助減輕孕吐;B12能健全胎兒神經系統, 攝取的主要來源為:

(1)動物性食材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B6含量,如動物肝腎、豬肉、雞肉、魚類、蛋。其他如全穀根莖類、豆類與堅果,或是綠葉蔬菜也有不錯含量。

(2)維生素B12在肉類和動物肝腎中最豐富,各式海鮮、鯖魚、蛋類、乳品也有。植物性來源則有天貝、紫菜、紅毛苔,以及含B12的強化食品如營養酵母。吃素的媽咪建議吃蛋奶素,若是全素食者建議服用維生素B12 的補充劑。

DHA:可以幫助胎兒腦部發育及神經傳導,視神經及視網膜發育。食物來源:深海魚。例如鮪魚、鮭魚、秋刀魚、青花魚、竹筴魚及海洋藻類。

益生菌:舒緩便祕脹氣,調整菌叢,幫助免疫;補充適量的益生菌,可以改善便秘的問題,適合解便不順的孕媽咪,另外好菌也可以改善寶寶過敏的問題。

:預防缺鐵性貧血,也可以預防產前產後低血紅素。懷孕期間媽咪所攝取的鐵質,除了供應母體所需之外,還要大量儲藏於胎兒的血循環中,以備出生後4個月成長發育的需求,若長期貧血會造成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展遲滯及容易引發早產。食物來源:豬肝、豬血、牡蠣、貝類等,而素食者則可以補充一些紅色蔬菜,像是紅莧菜、紅鳳菜、帶皮葡萄或黑棗,攝取這類含鐵食物時,也可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一起食用,促進人體吸收和利用的作用。

:胎兒骨頭發育跟孕媽咪骨質健康,也可以預防孕期抽筋。一杯250c.c.牛奶,約含300毫克的鈣含量,食物來源:牛奶、奶製品、小魚乾、蝦米、藻類、蛤蜊、牡蠣、黃豆製品、深綠色葉菜類、豌豆類、堅果類及種籽類。

D3:主要的功用為幫助鈣吸收,維持骨質健康。對孕婦來說,與早產、流產、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等都有關係,對一般人來說,維他命D與自體免疫疾病,癌症,神經傳導,心臟病,及骨骼健康都非常有關係。食物來源:牛奶、穀片、鮭魚。曬太陽也有助於皮膚生成。

卵寧脂:降低母乳黏稠度,維持乳腺通暢,保持細胞膜恆定。卵磷脂質可以幫助脂肪乳化,讓乳汁不會那麼濃稠。

其實有些媽媽會擔心這個沒吃那個沒吃會不會影響很大,也有的人孕吐到後期都還是很嚴重,所以不管怎麼樣保持愉快的心情,均衡飲食就很棒了唷! 也希望能夠順利陪Y度過好多關! 祝順利(握拳)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