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參考:月經來前好「阿砸」-認識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1))
前面已經說明經前症候群的症狀發生的原因,接下來會在西醫的診斷與治療(2)以及後續中醫的觀點作更深入的討論唷!
西醫如何診斷
首先經前症候群必須與憂鬱跟焦慮症去做鑑別診斷,因為患有憂鬱與焦慮的族群在經前情緒也較容易惡化,但症狀並不會在濾泡中期(經期第六到十天消失),有些症狀嚴重的病人也會請她做症狀日記去評估與判斷月經週期中各個症狀的嚴重程度。
如何處置
在認識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1)我們有提到高達百分之八十的女性表示曾在月經前經歷多個生理、心理、或行為上的症狀,另外也有研究顯示出經前症候群的盛行率約佔停經前婦女20-32%,又有百分之5%的女性症狀特別嚴重。
這些人中其中一半輕微可容忍,其餘35-40%為中度或嚴重的症狀,治療目標在於緩解症狀減少對日常或人際所造成的困擾,治療上可分為藥物與非藥物治療經(參考圖一 經前症候群的處置)。
圖一 經前症候群的處置
非藥物治療
- 飲食與保健營養品:避免精製甜食,高脂肪,與生冷食物,多攝取富含B6(鮪魚,鮭魚,堅果,牛肉,豬肉);若有身體腫脹的情形要低鹽,避免水分滯留;避免咖啡因,與節制飲酒。
- 藉由放鬆訓練或是症狀紀錄維持身心穩定度。
- 小型的研究顯示B6可緩解PMS的症狀,E可改善乳房疼痛,鈣的補充也有整體狀況改善的研究。
藥物治療
在認識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1)我們也有提到說此類症狀與神經傳導物質有關。
- 可藉由一些抗焦慮憂鬱藥物幫助調節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與釋放:像是:血清素抗憂鬱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可能副作用頭痛、性功能障礙、活動力旺盛、無法靜坐、磨牙、跌倒機率上升、消化道出血、失眠、噁心嘔吐、骨質流失、體重增加,腎上腺素再回收抑制劑(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 SNRI):可能副作用:高血壓、尿液滯留、頭痛、性功能障礙、活動力旺盛、無法靜坐、失眠、噁心嘔吐。需吃二到四周才會發揮藥效。
- 口服避孕藥改善較多身體症狀而非情緒問題。
- 促性腺釋放激素促進劑(GnRH agonist)用來抑制排卵達到治療效果
- 手術治療為不可逆需要再病人不需要生育或是合併癌症的情況下使用。
Reference:
- UpToDate-Epidem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premenstrual syndrome and prementrial dysphoric disorder
- UpToDate-Treatment of premenstrual syndrome and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 經前症候群 顏兆雄 當代醫學 第三十二卷 第四期
- 經前症候群與經前不悅症 家庭醫學會
- 經前症候群 基層醫學 第二十二卷第七期
- PMS(經前症候群)與PMDD(經前不悅症)之華人跨文化分析
對「經前好「阿砸」-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的西醫診斷與治療(2)」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