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貼的季節又來臨囉!

「夏養三伏,冬補三九」,三九貼即是在此理論上發展出來的,在冬季三九天,人體陽氣最為虛弱的時候,辛溫逐痰作用的中藥灸療藥膏進行穴位貼敷,藥性藉由經絡傳遞至五臟六腑進行調節作用,驅散外在寒邪、溫煦內在陽氣,激起臟腑的功能運作,強化身體的抗邪能力,達到「冬病冬治」的效果。

三九貼的敷貼時間

「三九」是指冬至後三個特定的日子、即是冬至過後的連續三個九天。

  1. 初九天:111年12月22日 (週四) ~ 111年 12月31日 (週六)
  2. 二九天:112年01月03日(週二)~ 112年01月10日 (週二)
  3. 三九天:112年01月11日(週三)~ 112年01月19日 (週四)

哪些人適合三九貼?

患有冬季常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氣喘、過敏性鼻炎、腰痠背痛),或是體質偏虛寒屬性的民眾(如手腳冰冷、吃冰涼易腹痛腹瀉、寒性痛經)。是否適合三九貼,應經由合格中醫師的診斷評估。

三九貼的禁忌症有哪些?

孕婦、2 歲以下的兒童、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心臟病、高血壓、重度肺氣腫、肺結核)、急性感冒、疾病發作期(如:發燒、咽喉痛、扁桃腺發炎)的患者、敷貼穴(頸背部)皮膚易過敏(短時間敷貼即會皮膚起藥疹者)及有傷口者。

一次要貼多久呢?

視個別狀況評估,一般來說大人約敷貼2-4小時,小孩約敷貼0.5-2小時,如果敷貼過程中感覺皮膚發熱刺癢難耐,應立即取下。

敷貼後要注意那些事項呢?

藥物對皮膚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敷貼後可能產生該部位的輕微灼熱感,取下後可能會出現局部皮膚的色素沉澱,都是正常現象,故間隔7-10天再做下次的敷貼,讓皮膚得到適當的休息。若皮膚出現過敏反應例如皮膚搔癢難忍,皮膚起水泡等,需立即取下藥餅。
敷貼期間不宜過度勞動導致出汗太多,不飲酒,也不可游泳或洗澡,以免沾濕藥泥或藥餅,可能會誘發皮膚的刺癢不適;不吃涼性蔬果、刺激性、易過敏食物,以免影響療效。

與三伏貼有甚麼不同呢?

三伏貼和三九貼在不同節氣施行,除節令特色不同外,人體也處在不同狀態,治療概念也不盡相同,因此除了夏季三伏貼之外,冬季三九貼也能幫助身體提振陽氣。夏季三伏貼以「冬病夏治」的想法為主;冬季三九貼則為「冬病冬防」為主。

常用的穴位有哪些呢?

常見有大風、定喘、風門、肺俞等穴位,是中醫師診察而定。

三九貼的優點!

  1. 對於不喜歡服藥的小孩,在敷貼後就不用逼迫孩子吞藥,能減少爸爸、媽媽的負擔;對於服藥過多的長者也能減少增加藥物的壓力,這些族群尤其適合敷貼!
  2. 減少服用藥物經過腸胃道干擾吸收。
  3. 亦可做為預防保健之方法。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