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至真要大論》水液渾濁,皆屬於熱皆屬於熱
《靈樞本輸》三焦…實則癃閉,虛則遺溺
《金匱要略》熱在下焦,則尿血,亦令淋密不通令淋密不通
在古文中描述小便的文字非常多,中醫古文中並沒有攝護腺肥大這個病名,但症狀分散在很多不同的篇章當中:
-
頻尿、尿急、夜尿、排尿困難、小便不禁等症狀,散見於「癃閉」、「精癃」等篇章。
-
炎症如:尿頻、尿道灼熱澀痛、排尿不暢,屬「淋證」、「精濁」、「白淫」、「白濁」範疇。
-
組織增生屬於「積」的範疇,形成原因為氣虛或氣滯,可導致尿、濁、瘀血等病理產物在體內堆積,日久而成「積」。
關於小便的部分在中醫中考慮的是整個水液代謝的運作:
因此攝護腺肥大的中醫病因病機牽扯到的臟腑其實相當多,病位定位在膀胱,腎與膀胱互為表裡,腎氣氣化又可以助膀胱控制開合,與小便的排泄跟儲存相關。
中醫常見的證型:
- 腎陽虧虛證:排尿無力,小便頻數,夜間尤甚,伴見面色晄白,神疲乏力,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微。當溫陽化氣,可用濟生腎氣丸或金匱腎氣丸加減。
- 陰虛火旺證:表現為小便頻數而少,淋漓不暢,時發時止,伴有頭暈耳鳴,口乾便結,舌紅少苔,脈細數。當滋陰降火,知柏地黃丸加減。
- 瘀濁阻塞證:表現為小便淋漓不暢,或尿細如線,甚則點滴難出,舌紫暗,舌下靜脈迂曲怒張,脈澀或細。行瘀利水,選用代抵擋丸或桂枝茯苓丸加減。
- 膀胱濕熱證:表現為尿道灼熱,小便黃赤頻數,排出不暢,甚則小便不通,點滴難下,少腹脹滿,疼痛隱隱,口乾不欲飲,大便幹結,舌紅苔黃膩,脈數。清利膀胱濕熱,可用八正散加減。
- 肺熱氣鬱證:表現為小便不暢,少腹脹滿,寒熱咳嗽,呼吸短促或喘息,舌紅苔微黃,脈象沉數。宣肺利水。可以用越婢湯加減。
- 脾氣虛弱證:時欲小便而不得解,或小便量少不通暢,腹部肛門墜脹不適,似欲大便,神疲乏力,舌淡胖有齒痕,脈緩無力。當益氣健脾,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那些穴位有幫助?
可以選用任脈與足三里穴位:利水,通小便。
水道: 臍中下2寸旁開2寸處;歸來: 臍中下4寸旁開2寸處。
或是元氣之根:補元氣 助氣化。
氣海:下腹部正中線臍中下1.5寸處;關元:下腹部正中線臍中下3寸處。
Reference:
- 良性攝護腺增生的診斷與治療-家庭醫學會
- 攝護腺肥大的雷射與手術治療-家庭醫學會
- UPTODATE-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 台灣男性學醫學會
-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
-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臨床診療指引
- 中醫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研究進展 郭旭堂 實用中醫藥雜志
- 中西醫結合治療前列腺增生臨床研究 沈曉笑 四川中醫
- 針灸聯合中藥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療效觀察 何偉中華針灸電子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