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參考:圍繞卵巢的珍珠項鍊-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上)西醫觀點)
中醫典籍並無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病名,根據臨床症狀,一般歸屬於「月經後期」、「閉經」、「不孕」、「癥瘕」的範疇。
相關常見中醫論述
《聖濟總錄》:女子無子,由於沖任不足,腎氣虛弱故也。
《醫學正傳》:月水全借腎水施化,腎水既乏,則經血是以乾涸。
《女科切要》:肥人經閉,必是痰濕與脂膜壅塞之故。
《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女子不孕之故由傷其沖任也…或因體盛痰多、脂膜壅塞胞中而不孕。
中醫的病因病機
從《內經》:腎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女子七歲腎氣盛,二七天癸至等論述,許多病人在青春期即有月經失調的狀況,大多數醫家以腎虛為主軸,兼夾寒、熱、虛、實、瘀的處理。
有些醫家則認為此病與腎虛不能蒸騰下焦津液,脾虛不能不能運化水濕,聚濕成痰相關,病位在脾腎,痰濕阻滯造成兩側卵巢囊性增大,包膜增厚,體型肥胖,痰濕阻滯沖任以致月經不行。
有些醫家則將卵泡自然閉鎖,與長期不排卵,包膜增厚歸類於夾有血瘀一類。
此病月經稀少,部分醫家歸因於陰虛以致沖任氣血滯澀不通,陰虛日久生虛火鬱火,以致口乾,痤瘡等症狀。
陳榮洲老師在著作中提及相當有趣的多囊性卵巢疾病的中西醫結合理論,認為:
- 多囊性卵巢疾病近代研究與遺傳基因有關,依明朝張景岳陰陽命門學說,乃先天稟賦不足,腎陰陽失衡,腎陽不足,致後天脾陽亦不足。
- 以體陰用陽的概念,脾陽主四肢肌肉,對胰島素的利用有缺陷,脾陰主胰臟細胞分泌功能,胰島素為胰臟細胞所分泌。脾陽虛日久,必損及脾陰,導致脾陰虛肝旺,即脾陰分泌胰島素代償性增加,刺激卵泡分泌雄激素增加,而抑制卵泡發育形成多囊卵巢。
- 血中雄激素增加,形成肝旺血熱,而證見青春痘及多毛症。肝旺血熱又反過來耗損卵巢真陰致使雌激素分泌減少,而血清泌乳激素(prolactin, 簡稱 PRL)濃度相對 高,通過回饋調節作用,泌乳激素促進下視丘多巴胺(dopamin)分泌,而抑制下視丘促性腺釋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的分泌。
- GnRH分泌減少,導致垂體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分泌異常,即LH大量分泌,濃度高於FSH,引起卵巢排卵功能障礙,月經失調或稀發月經(並月或居經),嚴重引起經閉、不孕。
- 分泌異常的LH促性腺激素,促使卵泡膜細胞增生及黃體化,使囊性增大,由於裡面含有液體,中醫稱為「痰瘀窠囊」病變。另一方面,高胰島素血症引起醣類代謝及脂肪代謝異常,產生高血脂及脂肪囤積而引起肥胖。
也不失為一個論點與方向!
常見的辨證證型
根據統計:臨證往往腎虛為本,但單純腎虛患者較少,複合兼夾 證候多見,以腎虛與痰濕、肝鬱、血瘀和痰瘀互結較常見。
其中分類:腎虛痰濕型,肥胖的發生率較高;腎虛肝鬱型,多毛、 痤瘡發生率較高; 腎虛血瘀型,病程 較長、閉經以及卵巢多囊樣變化是其重要特徵。
在治療上則是依據辨證論治而選用不同的方藥:
腎陽虛常使用右歸丸,腎氣丸等;腎陰虛常使用知柏地黃丸,二至丸,或是一貫煎等;肝鬱化火:面部痤瘡、多毛、乳脹、 心煩,可酌加牡丹皮、柴胡、鬱金、 青皮、皂角刺等;痰濕阻滯:多毛、肥胖、胸悶多痰、 舌淡胖,可酌加浙貝、 蒼朮、膽南星、姜半夏等。 瘀血阻絡:如月經後期、閉經、肥 胖、不孕,舌黯紅或有瘀點,可酌加 三稜、莪朮、皂角刺、穿山甲、王不 留行、桃仁、紅花、澤蘭等。
可選用的食療也會根據不同的辨證而有不同偏性的食物選擇:
補腎或健脾的溫性食物,溫腎常見食物有:黑豆、黑芝麻、胡桃仁、韭菜、桂圓、茴香、肉桂、羊肉; 健脾袪濕常用食物有:米飯、番薯、南瓜、淮山藥、雞肉、鯽魚。但要排除便祕、口渴,等體內有熱的情況。
容易出現情緒煩躁易怒或青春痘增加的病人,因內熱較盛,應選擇平性食物像是:豬肉、雞肉、蘋果、葡萄、芭樂,且避免烤、炸、辣。
因為多囊性卵巢的病人常常為無排卵的狀況,也可以使用中藥人工周期療法配合基礎體溫進行治療,經淨后至排卵期前,補腎活血養陰,稍佐補陽。補腎養陰的目的在於促進卵泡發育,使之盡早成熟;排卵期前后,疏 肝理氣、活血通絡;排卵後至經行前,補陽疏肝、理氣調經;經期時釆活血化瘀、引血下行。
Reference: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病例報告暨中西醫典籍期刊文獻固顧 廖芳儀(Fang-Yi Liao) ;中醫藥研究論叢 13卷2期 ( 2010/09) , 7-22
- 建構多囊性卵巢疾病中西結合理論與治療方案 陳榮洲(Jung-Chou Chen) ;中西整合醫學雜誌 16卷3期 ( 2014/09) , 1-10
- 初探腎虛痰濕與台灣地區多囊卵巢症候群臨床表現特點的相關性 徐明義(Ming-Yi Xu) ; 朱妍樺(Yan-Hua Zhu) ; 林吟霙(Yin-Ying Lin) ; 李靜姿(Jing-Zi Li) ;中醫藥研究論叢 15卷1期 ( 2012/03) , 121-130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中醫證型與自律神經系統的關係(綜述) 郭哲彰(Che-Chang Kuo) ; 曹羅悌(Lo-Ti Tsao) ;臺灣中醫科學雜誌 2卷1期 ( 2007/03) , 28-37
- 中醫治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合併不孕症之病例報告 王淑秋(Shu-Chiu Wang) ; 林炳煌(Bing-Huang Lin) ;臺灣中醫科學雜誌 6卷1期 ( 2011/09) , 27-36
- 中醫治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以BBT爲佐證 黃月嬌(Yue-Jiao Huang) ;傳統醫學雜誌 19卷2期 ( 2008/10) , 1-11
對「圍繞卵巢的珍珠項鍊-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下)中醫觀點」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