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林小姐乳癌術後一年,手部稍微腫脹,關節活動僵硬,經由復健師介紹來就診。
「醫生,我手指活動很緊繃,復健師做復建時筋很硬,而且腋下按壓會有點疼痛。」
現代乳癌因為醫學的進步與個人化的治療,可經由手術切除腋下淋巴或術後放射線治療提高存活率,但約有將近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病人可能會併發上肢的淋巴水腫,造成活動僵硬。
上肢淋巴水腫的成因
當淋巴結手術摘除後,或淋巴回流系統的任一環節缺失亦或局部感染時,造成淋巴回流問題,間質液中蛋白濃度增加,造成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加,離開血管的液體量增加,使淋巴液堆積產生腫脹水腫,長期的影響會造成肢體僵硬,影響肩部與手部活動,另外也因為循環不良與腫脹的影響更容易造成慢性的發炎,感染,組織的纖維化。
淋巴水腫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大部分患者只覺得手部緊繃
- 第一期凹陷性水腫(Pitting Edema):用手指按壓會形成下陷,此時會建議病人患肢宜抬高
- 第二期硬化性水腫(Brawny Edema):淋巴液中的蛋白質堆積,皮下組織會纖維化,皮膚會硬化增厚
- 第三期角化性水腫(Weeping Edema):會較前一期更厚硬,皮膚會角質化,並出現厚的皺褶,像大象的皮膚。淋巴水腫比較常見於術後的六星期至兩年發生,也有數年發生。
在乳房切除範圍較大,淋巴轉移數量較多的,術後接受放射線治療的病人,或是肥胖與短期內體重增加過多的,較容易產生淋巴水腫,放射線可能造成該處皮膚病變厚變硬纖維化,也會使回流受到阻礙。
如何避免上肢淋巴水腫的產生
淋巴液的蓄積與回流跟離開血管的量(局部微血管擴張)有關,因此避免水腫的產生可從兩個方式著手:
- 減少干擾回流的因子:像是過緊的衣服以及手飾(戒指,手錶,手鐲),勾掛皮包在患側,在患側量測血壓(測量的氣囊會施家過度的壓力);抬高患側可幫助回流,收縮握拳的動作以及淋巴引流按摩也可以幫水液回流
- 減少淋巴液的產生:像是上肢的過度出力或是會造成肢體痠痛的行為,痠痛會引發局部發炎增加淋巴液的產生;上肢被蟲咬打針產生傷口造成發炎;患側的過度日曬,蒸氣等增加局部熱效應會增加血管擴張增加水液通透,搭乘飛機或是高山時可使用繃帶纏繞患側,防止高空低氣壓增加淋巴水腫,在食物方面可以選用低鹽高纖與蛋白質的食物,低鹽可減少水分滯留
中醫如何看乳癌術後上肢淋巴水腫
手術後損傷脈絡,造成脈道閉阻,影響氣血津液的運行,水濕停聚,形成上肢淋巴水腫,治療宜疏通氣機,活血散瘀,利水消腫。
治療常選用化瘀通經的藥物像是桃仁,紅花,丹參,莪朮,薑黃,王不留行等;佐以茯苓,薏苡仁,澤瀉,車前草滲利水濕,有時也會兼夾上肢引藥像是桑枝,桂枝,羌活,或是多種藤類藥物,藥到病所。
林小姐再服用幾次中藥後,復建師反應,筋緊與腋下疼痛的狀況皆有緩解,持續調理當中。
(其他關於乳癌的輔助治療可參考:抗賀爾蒙藥物的煩惱,潮熱盜汗關節痛不要來-乳癌的中醫輔助治療(1))
Reference:
- 以單側上臂淋巴水腫為表現的乳癌之病例報告 家庭醫學會
- 乳腺癌術後併發症的中醫治療現況 中醫藥臨床雜誌 2013年第25卷第一期
- 中藥治療乳腺癌的研究 現代腫瘤醫學 2015年7月第23卷第14期
- 乳腺癌上肢水腫 因機証治 中醫藥學報 2011年第39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