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鬧水荒-乾眼症的視力運動與中醫保健(3)

(可參考眼睛鬧水荒—認識眼淚的形成(1)眼睛鬧水荒-認識乾眼症(2)

長期盯著螢幕看嗎?我們可以做些甚麼運動呢?

圖一 職場護眼操 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職場視力保健,乾眼症預防手冊
  1. 用力眨眼增淚液
  2. 左轉右轉保靈活
  3. 遮掩按摩揉眼球
  4. 看遠看近調節肌

這些動作都可以緩解眼睛疲勞跟放鬆眼睛周圍肌肉唷!

揉按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加入眼睛周圍的穴道作為使用。

眼睛周圍有哪些經絡呢?

足厥陰肝手少陰心經連接目系。通過外眼角的有小腸經、膽經、三焦經
到內眼角的有胃經、小腸經、膀胱經、陰蹻脈、陽蹻脈和督脈。任脈經過眼睛下方

可以選擇按摩的穴位有很多:

圖二 穴位按摩 YI-TING繪圖整理
  • 睛明:在眼頭上方一點的凹陷處。降低眼壓、消除疲勞。
  • 攢竹:在眉頭的眼眶骨凹陷處。明目醒腦,改善頭痛、頭暈。
  • 魚腰:在瞳孔上方、眉毛中間凹陷處。改善疲勞與頭痛。
  • 陽白:在眉毛正中央,魚腰上一吋的地方。清頭明目,驅風瀉熱,治療頭痛、眼睛疲勞。
  • 絲竹空:在眉毛尾端凹陷處。明目止痛。
  • 太陽穴:位於眉毛尾端與眼角之間,向後約一指的凹陷處。治療頭暈目眩、視力下降的問題。
  • 瞳子髎:在眼角,位於眼眶骨外側邊緣凹陷處。改善眼周迴圈,消除疲勞。
  • 承泣:在瞳孔正下方的眼眶骨上緣凹陷處。散風清熱,有效改善眼睛紅痛。
  • 四白:在瞳孔正下方的眼眶骨下緣凹陷處,承泣的正下方 改善眼睛乾澀、視力下降。

另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也有一套專為兒童設計的護眼顧鼻操,不只保護視力,也可以預防鼻過敏唷!!


影片來源: 多媒體雲端教育平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眼睛休息夠了嗎?下段我們再來討論眼睛的中醫生理跟乾眼的中醫治療唷!

(107/11/24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健康講座  眼睛鬧水荒  乾眼的中醫保健)

  1. UpToDate-Dry eyes
  2.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ry eye: atwenty-five-year review.
  3. 臺大醫院眼科部
  4. 乾眼的生理病理學 中眼醫誌2007;46(2):99-103
  5. 乾眼症的診斷與治療 當代醫學 第40卷 第9期47 2013年9 月
  6. 乾眼症四部曲:輕、點、線、面 健康世界
  7.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職場視力保健,乾眼症預防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