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參考:著床機制,受精過程與早期胚胎發育等兩篇文章)
胚胎前期(Preembryonic stage)
指的是受精後到原始絨毛出現的14天,內細胞群(Inner cell mass)或稱胚層(Embryoblast)將發育為胚胎及胎膜;外細胞群(Outer cell mass)或稱為滋養層(Trophoblast),則發育為胎盤與絨毛膜。
妊娠第24天到26天胚胎分為雙層包含外胚層與內胚層,隨細胞增殖,外胚層形成羊膜囊(Amniotic sac);內胚層形成卵黃囊(Yolk sac);此外內外胚層中間會形成中胚層,中胚層向外與滋養層形成絨毛膜,形成具有三層的胚胎。
羊膜囊隨後擴張至與囊胚壁相接觸,且將卵黃囊包入,形成體莖。
- 外胚層(Ectoderm):神經,表皮及其衍伸物。
- 中胚層(Mesoderm):骨骼,真皮,肌肉,血管與泌尿系統。
- 內胚層(Endoderm):消化道及其衍伸物。
圖一 胚胎前期發育 圖片來源:wikimedia
胚胎期(Embryonic stage)
指的是受孕後第3-8周,此時胎兒主要器官已形成,且具有人的外型,在此期間因為胎兒細胞分裂快速,容易受到病毒,藥物,輻射線的影響,造成先天異常的產生。
圖二圖三 胚胎期的主要變化 整理至產科實習手冊與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t a Glance 圖片來源 : https://www.pinterest.com/pin/556405728938909617/
胎兒期(Fetal stage)
由受孕後第九周起到懷孕中止,在此時期器官較不易受到影響,此時細胞更持續發育。
圖四圖五 胎兒期的主要變化 整理至產科實習手冊與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t a Glance 圖片來源: https://www.pinterest.com/pin/556405728938909617/
Reference:
-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t a Glance
- The Developing Human
- 圖解產科學 合記圖書出版
- 產科實習手冊 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