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好孕到—精液液化時間過長

最近看了一本書,《父產科:孩子的健康不能只靠卵子,男性生殖醫學重磅登場》

「男性在生育過程中絕不是精子的提供者而已,生育健康也不應該與男性雄風畫上等號。」

裡面提到一個觀點叫做父體效應(paternal effect)

「父親的健康會影響到下一代」

「Paternal Effects: Like father, like son」環境、暴露物、生活型態、年齡等等這些如何影響精子、如何影響生殖結果、進一步影響下一代。

一般而言最怕受孕前2個半月精子的DNA受損,但也有科學家發現可以追溯到數十年前,甚至胚胎時期接觸的東西。

舉例像是:

  • 父親年齡:父親年齡高與自閉症、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疾病風險增加之間存在關聯。
  • 父親吸菸:男性吸菸會阻礙生育力,也會增加精子DNA受損的風險;男性吸菸會增加後代罹癌的風險,與兒童白血病、肝母細胞瘤風險增加有關。

近幾年有越來越多人重視男性生殖醫學,這本書從社會學、心理學、文化研究跟醫學的觀點下去著手,作者用很幽默的口吻從男性醫學專科化的過程、父體效應與精子的影響、再到大眾的訪談除了聚焦在對男性生殖醫學的接受度再來與受訪者分父體效應等對於下一代的影響,來促使大家重視男性生殖醫療。

另外自己也整理幾篇跟飲食營養相關的男性不孕論文:

  • 高酒精可能與精子濃度呈現負相關、或是干擾下視丘腦下垂體軸線的平衡。
  • 肥胖、胰島素抗阻都有可能對精液產生負面的影響。
  • 肥胖會使體內男女荷爾蒙濃度不平衡,進而降低造精功能。

38歲V先生生算是公務員,但因為所屬單位的關係都必須要提早6.7點上班,常因為這樣睡不好,淺眠容易醒來,覺身體疲累,無不良嗜好,也都有定期在打羽球,BMI屬於過重的範圍,上個月剛結婚,但因為婚前檢查V先生的精液檢查活動力、數量都是不錯的,但問題點出在液化狀況跟正常型態的精子。

精液液化時間過長

精液液化是射精後開始的過程。正常的精液射出體外後會呈半凝膠狀,讓精液能在女性陰道內停留而不輕易流出,約經20到30分鐘後就液化成水樣液體則是為了讓精液中的精蟲能充分活動,以便沿女性生殖道向輸卵管部位游動,利於精卵結合和受精。

超過30分鐘仍凝固成稠厚的膠狀體,則是精液液化異常,液化時間若超過30分鐘,精子活動力會開始慢慢下降,會減弱精子到達卵子的能力。如果液化時間超過60分鐘,精子就有可能會被困在精液中,無法游到子宮頸。

精液不液化的原因

  • 精囊炎、前列腺炎:造成精液液化異常的原因為,凝固蛋白增多或前列腺分泌的蛋白水解酶和纖維蛋白溶酶減少,臨床上發炎感染常見
  • 先天性前列腺缺乏
  • 荷爾蒙失調:作息不正常、日夜顛倒,或是雄性荷爾蒙較低,也有可能導致前列腺液的液化功能衰退。
  • 鎂、硒、鋅缺乏

這一類患者在中醫證型當中常見體質證型有陰虛火旺、腎陽不足、濕熱內蘊、痰瘀阻滯等,但因為經常會有生殖系統、下焦的慢性發炎,所以不宜隨意的進補唷,可能會更加重濕濁或相火的情況導致發炎更嚴重。

他跟太太希望能先嘗試自然看看,使用了一些清濕熱的藥物,並且調整睡眠跟做一些飲食上的衛教希望幫忙能控制體重的增加,調理三個月後在驗液化的狀況跟正常型態的精子也都有改善,夫妻倆們還笑說這次送檢怎麼感覺水水的跟之前不太一樣

祝好孕😊

Reference:

  1. Mapping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research landscape of paternal effects

BMC Biol. 2020 Nov 27;18(1):183. doi: 10.1186/s12915-020-00892-3.

2. The effect of paternal factors on perinatal and paediatric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Volume 24, Issue 3, May-June 2018, Pages 320–389,

3. Diet and Nutritional Factors in Male (In)fertility-Underestimated Factors

J Clin Med. 2020 May 9;9(5):1400. doi: 10.3390/jcm9051400.

好孕來報到—利濕調經安穩胎

U小姐是內科護理師學姊介紹來的,過去有生過一胎、人工流產一次,第一胎因為月經不規則在中榮診斷為多囊性卵巢、高泌乳素血症prolactin:100+,沒有其他特殊疾病,今年5/18驗孕B-HCG: 238.59 * mIU/mL (< 5),但再次確認時B-HCG: 210.05 *  mIU/mL (< 5)就掉下來了,6/18經血就來了。

然後7月份月經也提前在7/09到來。

U小姐在7/22第一次踏進中醫門診時,褐色經血量還是持續點滴當中。

胎產次:

G3(懷孕次數)P1(生產次數)AA1(人工流產次數)SA1(自然流產次數)。

仔細詢問後U小姐,今年的U小姐仍處在月經不規則的狀態,屬於容易水腫的體質,光是早上跟下午的體重就會差到2-3公斤(更別說是經前了她經常覺得腫一號,有時候可以腫到相差5公斤),鞋子穿了到下午都會有被綁住的痕跡,另外還經常容易在足底長汗皰疹出現許多一顆一顆的小水泡,整體脈偏沉滑,此外她經常怕熱、痘疹、便祕排不順。

於是在第一次就診當下先採取補氣升提收澀的方式,在下次回診經血量就全部收掉了。

第二次回診我打算先處理全身水濕的部分,再酌加一些調經補腎的藥物,腳脹、汗皰疹與排便的狀況都有改善,體重也默默地從58下降到54.9KG,早晚的體重也相較以前較穩定,落差在1kg以內。

結果這樣調這調這竟調出了小寶貝,她自己也擔心許多,所以也多驗孕驗了幾次,回診的當下她帶了一整盒好吃的瑪德蓮給我,說是「好孕蓮」,希望接下患者也能「好孕連連」

但我其實比較擔心後續的情況,有了兩條線之後,第一個關卡就是心跳,有了心跳之後,還得持續追蹤到12週,才能稍微放心,所以一步一步都很謹慎,於是請她繼續看到第一孕期結束。

懷孕的初期也怕冷許多,除了使用固腎安胎的藥物更針對怕冷的部分酌加一些溫腎的藥物,也兼調孕期的大小不適,像是水腫、噁心、便祕等等。

現在也已經平安地進入到13週囉!

恭喜懷孕唷!

我有多囊難受孕嗎? 談PCOS助孕

上次談到多囊性卵巢調經的案例(D小姐),這次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多囊性卵巢助孕的case,33歲的E小姐(希望能持續編碼下去XD),備孕一陣子,曾經有懷孕一次,107年中,大約6周的時候流產,是在108年的6月來找我的,本來月經的週期都是30-45天一次,那一年1月,月經未至,3月催經,6月初來找我的時候大姨媽還是一直處於不見的狀態,驗孕沒有懷孕而且這2-3個月體重一口氣增加到6公斤多,第一次中醫就診時有囑咐患者如果可以的話請她在第二次中醫門診前,去婦產科檢查一下,抽血加超音波後檢查後確定為多囊性卵巢,內膜相當的薄,所以就沒有開催經藥物,並同時囑咐開始測量基礎體溫。

發現測量起來基礎體溫都相當的低,36.1-35.9中間上下起伏,排卵期基礎體溫上升幅度緩慢,高溫期也都不夠長,經過舌脈診加上基礎體溫判斷為氣血兩虛、腎陽不足兼夾痰濕體質,於是持續使用人參養榮湯配合右歸丸佐以化痰化瘀的藥物加減作處理,調理了三個月經週期後,先讓消失的大姨媽恢復正常的週期,基礎體溫的上下起伏也比較少低溫大約在36.2左右可以快速高溫上升到36.6,維持穩定。

果然在108年的10月獲得好消息,中藥也隨之轉成補腎安胎的藥物去維持胎產的穩定,懷孕初期也都使用中藥去改善孕前期的嘔吐、便祕。

剛好跟我大寶成為同一時期的出生的寶寶!(已取得患者同意並去姓名識別化)

多囊性卵巢很難懷孕嗎?

1. 排卵問題: 這是大部分患者碰到的第一個問題,由於無法正常排卵,或排卵時機不固定,可能2、3個月才來一次月經、沒有月經或經血很少。通常婦產科會先使用排卵藥幫忙,約有七成可以改善排卵功能,但也有20%-30%的患者對排卵藥的反應不好,就要進階到打排卵針。另外口服排卵藥雖然可以促進排卵,卻也容易讓子宮內膜變薄,影響胚胎的著床率。

2. 較高比率出現卵巢刺激症候群: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病患施打排卵針,雖然可以刺激排卵,取出卵泡的量變多,卻也容易造成卵巢過度刺激症侯群,導致腹水、下腹疼痛的情況發生。

3. 卵子品質問題: 卵巢中的濾泡會分泌雄性素,濾泡過多會導致雄性素濃度過高,會影響卵子發育,從而導致卵子品質低落。此外患者卵子較不成熟,即便幸運與精子結合形成胚胎,也會是較脆弱的胚胎,染色體發生異常的機率較高,流產率比起一般人相對增加。

4. 子宮內膜不正常增生:月經太久沒來子宮內膜不正常增生,而導致罹患子宮內膜癌風險增加。

5. 肥胖: 會干擾體內賀爾蒙的變化以及胰島素的阻抗,進而干擾排卵以及降低懷孕著床率的機會。當肥胖和 PCOS 特徵同時存在,它們對懷孕風險會放大。

IVF研究表明較低的著床率、臨床妊娠率和出生率,以及較高的流產率。

多囊性卵巢有可能的懷孕併發症?

謝宜庭中醫師 繪圖

1. 流產: 有研究顯示PCOS相對其他婦女的流產率可以達2倍。

2. 妊娠糖尿病幾乎三倍,子癇前證幾乎三倍,患妊娠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50%。

3. 因為妊娠糖尿病風險耳導致新生兒低血糖風險增加。

4. 因為多胞胎妊娠的關係,PCOS早產的可能性是相對其他婦女達兩倍。雙胎妊娠增加10倍的小於胎齡兒 (SGA) 新生兒的風險,增加 6 倍早產的風險。

可能的機轉跟在母體雄激素過多有關,動物模型當中雄性激素過多會減小胎盤大小,影響胎盤向胎盤胎兒輸送營養的能力,改變胎盤類固醇生成並導致後代的脂質代謝失調。雄激素也會增加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

另外胰島素阻抗、肥胖、血脂異常和慢性低度炎症可能會影響滋養層侵入內膜著床的狀態,影響懷孕。

因此因此在懷孕之後更需要密切與婦產科醫師配合,追蹤胎兒的狀況以及孕婦的血糖及血壓。 

多囊性卵巢實在是一個太大的議題了,下次再跟大家分享多囊性卵巢肥胖減重、多囊性卵巢不孕、多囊性卵巢調經,很多很多~

參考資料:

1. Liraglutide increases IVF pregnancy rates in obese PCOS women with poor response to first-line reproductive treatments: a pilot randomized study, 2018 European Society of Endocrinology

2.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and infertility: overview and insights of the putative treatments, GYNECOLOGICAL ENDOCRINOLOGY 2021, VOL. 37, NO. 10, 869–874

3. A brief update on the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ust N Z J Obstet Gynaecol 2019; 59: 867–873

4. Generational Health Impact of PCOS on Women and Their Children

Med. Sci. 2019, 7, 49; doi:10.3390/medsci7030049

5. PCOS and pregnancy: a review of available therapies to improve the outcome of pregnancy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EXPERT REVIEW OF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18

6. Association of Metformin With Pregnancy Outcomes in WomenWith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JAMA Network Open. 2020;3(8):e2011995.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11995

其他多囊性卵巢文章可參考

圍繞卵巢的珍珠項鍊-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上)西醫觀點

圍繞卵巢的珍珠項鍊-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下)中醫觀點

大姨媽失蹤了! 談多囊性卵巢中醫調經

對治習慣性流產,中醫調理保孕到

中醫助孕 安胎 保胎 謝宜庭中醫師
衝任帶三脈
謝宜庭中醫師 繪圖

( 同步刊載於康健雜誌 線上專欄 對治習慣性流產,中醫調理保孕到

33歲的小紫(化名)有多囊性卵巢病史,這次是她第4次流產了,每次自然受孕都在7~8週後出血流產,她曾去醫學中心生殖醫學科做過諮詢,子宮、精子、父母雙方染色體皆無異常,抽血免疫的部分似乎也沒有發現問題,這次驗到後她提心吊膽,也都有頻繁回到婦產科門診,卻還是……她哭著在診間說希望中醫能幫忙改善她這樣的體質。

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學會(ESHRE)將「習慣性流產」定義為兩次或兩次以上經超音波檢查或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認的流產,即可診斷為習慣性流產。

一般而言,發生單次自發性流產的機率約為15%,連續兩次自發性流產的機率約為2%,而連續3次發生流產的機率為0.4~1%。目前臨床上大約只有 50%的患者可以確定習慣性流產的原因,仍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習慣性流產患者沒有確定診斷,對懷孕的媽媽跟其家庭都造成身心上的影響。

造成習慣性流產的原因

  • 子宮因素:約佔習慣性流產10~15%,如雙角子宮、子宮平滑肌瘤、子宮內膜息肉、沾黏、子宮頸異常等等。
  • 免疫因素:抗磷脂症候群(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會增加血栓形成和胎盤功能不全的風險,約佔5~15%,其他可能與母體與胎兒之間的免疫調節異常,自身或同種抗體引起的免疫損傷有關。
  • 內分泌因素:佔習慣性流產病因中的15~60%,如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 甲 狀 腺 疾 患、 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等等。尤其是多囊卵巢綜合症的女性流產率可能高達 20~40%,可能與黃體成長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升高、 睪固酮(Testosterone)、雄二酮(Androstenedione)、胰島素抵抗,對子宮內膜產生不利影響有關;另外,多囊卵巢綜合症因為荷爾蒙異常可能導致排卵過早或延遲,也會影響妊娠的結果。
  • 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的異常:單基因、X連鎖或多基因都可能導致自發性或習慣性流產,染色體數目問題如非整倍體(Aneuploidy)可能與母親的年齡較大有關,隨著先前流產次數的增加,非整倍體發生的風險也會增加。另外男性伴侶精子異常,例如精子正常形式少於4%、精子染色體非整倍性等等,容易有反覆流產的情況。
  • 其他原因:吸菸會影響滋養細胞功能、肥胖、飲酒(每週3~5杯酒)、咖啡因攝入量(每天超過 3 杯咖啡)也與自然流產的風險增加有關,感染問題少見,但仍要積極治療。

中醫如何看習慣性流產

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已有記載到屢次妊娠胎墮的病況,首先把「滑胎」定為病名則始於《醫宗金鑑.婦科心法要訣》:「若懷胎三、五、七月,無故而胎自墮,至下次受孕,亦復如是。數數墮胎,則謂之滑胎。甚者,屢孕屢墮,而終不能正產。」與西醫習慣性流產的描述相近。

黃帝內經《靈樞.決氣》:「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中醫所說的精為生育繁殖,構成人體的原始物質,對應現代觀點與父母精子、卵子相關,依中醫理論,「腎藏精」、「腎為先天之本」,腎主生育繁殖,精卵的品質會與腎精腎氣相關。

中醫理論當中,妊娠胎元的健固須賴腎以繫胎,氣已載胎,血以蔭胎,導致胎元不固的原因有虛有實,虛者有腎虛、氣血虛弱,以致精、氣、血虧虛無以養胎;實者常因血熱、血瘀,而致養胎、載胎之氣失調,兩者皆可發為流產。

五臟的氣血是否充足也會影響到衝任帶三經絡對胞宮的聯繫,「衝為血海」衝脈調整十二經脈的氣血、「任主胞胎」任脈循腹部中線子宮上行、「沖、任、督三脈同起而異行,一源而三歧,皆絡帶脈。」帶脈則加強經脈之間的聯繫,這三條經絡對於月經、孕育胎兒都有很重要的影響,也是助孕針灸時常取穴治療的部位。

因此中醫方面會重視腎、氣血、與衝任帶之間的關係給予加強;高齡、染色體問題常關係著腎與先天之精、現代生活忙碌,後天勞倦過度、內分泌失調則可能與脾氣相關;免疫、血栓凝血功能等問題,容易形成血瘀或血熱,習慣性流產患者有時並非單一原因所造成,加上多數患者原因不夠明確,治療上使習慣性流產患者常虛實夾雜,需要抽絲剝繭,仔細用藥。

安胎可從孕前做起;治療習慣性流產,可於小產後月子調理,幫助子宮內膜與氣血的修復。孕前月經週期內調理,可改善體質、調節免疫、穩定子宮、幫助排卵;孕時調理則可幫助固護安胎,使胚胎著床生長發育順利。

小紫的部分,因為多囊性卵巢的病史也常常讓她排卵與月經來的時間延遲,因此我們先使用滋養腎陰中藥,幫助卵泡生長以調整月經的週期,加上基礎體溫表觀察排卵的情況,並搭配每週1次的針灸,適度調整中藥使其順利排卵,高溫期添加固腎安胎的藥物幫助保胎,持續追蹤高溫期天數,在驗孕出現微弱的兩條線後,立刻轉介至婦產科就診,除了持續使用婦產科給的黃體素外,也配合中藥與體溫的測量,看到胚囊、心跳後也不能大意,持續配合中藥,最後她終於順利地產下了可愛的寶寶。

參考資料:

  1. Dimitriadis, E., et al.,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Nat Rev Dis Primers, 2020. 6(1): p. 98.
  2. Pillarisetty, L.S. and H. Mahdy,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in StatPearls. 2021: Treasure Island (FL).
  3. Hullender Rubin, L., D. Cantor, and B.L. Marx,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 Acupunct, 2013. 25(3): p. 232-237.
  4. Zhu, X., et al., “Nourishing the kidney" and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 J Gynaecol Obstet, 2014. 127(1): p. 90-1.

器官移植術後的中醫輔助

(本文同步刊載與中國醫訊192期7月出刊 p41-42

撰文 謝宜庭醫師 林宏任主任

《列子•湯問》:「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疾,同請扁鵲求治,扁鵲謂公扈曰:汝志強而氣弱,故足於謀而寡於斷,齊嬰志弱而氣強,故少於慮而傷於專。若換汝之心,則均於善矣。扁鵲飲二人毒酒,迷死三日 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藥,即悟,如初,二人辭歸。」這段扁鵲換心的記載,已可見中國古代器官移植的概念。

中藥調理減輕副作用

隨著生醫產業的進步,當器官出現不可逆病變,無法再以傳統方式治療,且醫學尚未有其他方法或機器代替時,器官移植已成為延續生命的治療方式。

移植術後患者常需要使用大量的類固醇或兼併服多種抗排斥藥物,甚至終身服用,藉由中醫調理來配合減輕其副作用,對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與控制病情都有實質幫助。

移植手術過程的出血,術後的免疫與發炎反應,以及器官移植後所出現的發熱、少尿、移植部位腫大等排斥現象在中醫屬於熱證、濕熱、與瘀血證,因此經常使用清熱利濕與活血化瘀的方式減少免疫反應的誘發,並協助清除發炎產生的病理產物。

以下就門診常見的幾項治療副作用,分別說明,中醫調理的方法 :

類固醇使用

類固醇長期大量使用,為外源性激素增加,初起會出現精神亢奮、面色紅赤、長痘痘、身體變胖、皮膚脹裂、怕熱、口乾、容易飢餓等症狀,水分蓄積、水牛肩、月亮臉、體重改變,在中醫辨證與陰虛陽亢,痰濕相關,治療上會選用滋陰清熱與化痰利濕的藥物。

抗排斥藥使用

隨種類不同,會有不同的不適產生。
中國醫訊192期7月出刊 p41-42

口腔潰爛

抗排斥藥物所造成的口腔黏膜潰爛,中醫辨證屬於津傷與陰傷的情況,臨床上可用清熱解毒、養陰生津的藥物,也可以使用滋潤的食物如鮮百合、沙參或西洋參等藥物煮後涼服,以緩解口腔的情況。

齒齦增生腫大

抗排斥藥物會造成齒齦增生腫大,胃經循行過齒齦,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腎陰虛火,胃火,或是胃陰虛內熱,皆有可能造成此症狀的產生。

噁心嘔吐腹瀉

抗排斥藥物會損傷脾胃,影響腸胃消化系統,造成噁心嘔吐,噯氣打嗝,會在健脾益氣的基礎上佐以降逆、理氣、清熱、生津、化飲來達治療嘔吐的目的。

周邊神經病變

抗排斥藥物會破壞神經細胞而干擾訊息傳遞,造成手腳皮膚異常敏感及疼痛,甚至對神經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在中醫辨證中與經絡受損相關,治療上常會加入通經活絡的藥物去做治療,像是藤類藥物,雞血藤,首烏藤等。

骨髓抑制

抗排斥藥物會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使紅血球,白血球,抑或血小板下降,針對不同的血球下降,與其生理功能,可分為補氣養血,或是補氣健脾,滋養肝腎,抑或 血小板下降伴有各式出血,以補氣攝血,涼血止血的方式進行調理。

感染

抗排斥藥物會導致免疫低下,降低細菌、病毒及黴菌侵入人體的防衛機轉,中醫辨證當中會考慮扶正祛邪,會考慮是否有足夠的正氣去抵禦外來的病原,並根據外邪的屬性加以治療。

肝功能上升

有些抗排斥藥會對肝臟有損害,可能會表現在指數上升,肝區不適脹痛,黃疸等,此時中醫辨證數濕熱,以清熱利濕,疏肝利膽的方式為主,常用像是梔子,茵陳,柴胡 ,龍膽草等,幫助減緩肝臟發炎情況。

泌尿道症狀

有些抗排斥藥會有腎臟或膀胱毒性,會表現出尿頻,尿急,尿痛甚至血尿等症狀,以利尿滲濕,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方式去處理,常見像是車前子,車前草,豬苓,滑石,澤瀉,白茅根,小薊,藕節等。

移植術後不可任意停用藥物,此外中醫輔助,應尋找合格中醫師診治用藥,不聽別人推薦的藥品,不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來路不明的藥,定期門診追蹤,若出現發燒,全身不舒適、疲倦;尿量突然減少等排斥反應宜盡快回診。

抗賀爾蒙藥物的煩惱,潮熱盜汗不要來-乳癌的中醫輔助治療(1)

48歲黃小姐來診間,做完右側乳房保留手術與前哨淋巴結切除,使用Tamoxifen和zoladex。

「醫生,罹病後,使用這些藥物之後開始覺得出現潮熱汗出,胸悶,需要深呼吸,心悸的情況,而且好疲累。」

「大概多久發生一次?」

「一天會從早上開始會發生三四次的時間。」

乳癌是現代婦女最關心也最害怕的疾病,現在文明的進步,女性月經較過去提前,生活工作壓力大,加上飲食攝取脂肪類的增加,增加雌激素對乳腺細胞的刺激。乳癌的成因常與女性荷爾蒙相關,上述這些情況皆會使乳腺細胞提早暴露於雌激素,增加癌變機會。

現今乳癌的治療也因考量病人體力期別(腫瘤的大小、淋巴腺的轉移),腫瘤的病理特性,有否賀爾蒙接受器 (Estrogen receptor 或progesterone receptor)為陽性反應,是否停經、年齡以及身體狀態,在治療上日漸趨於個人化。

甚麼是抗荷爾蒙類藥物

抗荷爾蒙藥物,顧名思義就是為了阻斷荷爾蒙對組織的刺激,尤其是雌激素對癌細胞的刺激,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以達到治療的效果。

對賀爾蒙接受器為陽性反應者(ER+ 及 PR+佔乳腺癌 75%),使用抗荷爾蒙治療的效果越好。(ER+PR+)治療緩解率 75~80%;(ER+PR-),則緩解率約為 25~30%;(ER-PR+)則約為 40~45%;(ER-PR-),仍有小於 10%之病人可達到緩解。

下視丘會分泌許多GnRh等釋放因子(gonadotropic-releasing hormone例如FSHRH、LHRH),來刺激腦下垂體前葉( Anterior pituitary)釋放FSH(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促濾泡成熟激素) 和LH ( luteinizing hormone 促黃體生成素),而導致卵巢Ovarie中的濾泡顆粒細胞(Follicle granulosa)分泌Estrogen動情激素(estradiols)雌激素,和黃體(Corpus luteum)分泌黃體素(Progesterone)。

(可參考:淺談女性生殖內分泌系統-荷爾蒙的控制,卵子生成與濾泡發育一文)

 對抗雌激素造成的刺激有幾種方式

  • 直接減少女性荷爾蒙的製造:如卵巢切除直接永久破壞,內科去勢,利用性腺釋放激(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間接達到抑制卵巢功能,即一般所謂停經針。芳香環酶抑制劑:停經後卵巢失去功能,雌激素的主要來源便靠芳香環酶將周邊組織雄性素轉換為雌激素,芳香環酶抑制劑的機轉便是將芳香環酶抑制,使周邊組織無法產生雌激素。
  • 利用藥物佔住女性荷爾蒙接受體:使其無法與接受到女性荷爾蒙的刺激,如泰莫西芬(Tamoxifen),泰莫西芬(Tamoxifen):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lective estrogen-receptor modulator, SERM),也就是說它在骨骼、脂肪代謝、子宮內膜增生方面是類似雌激素的作用,而在乳房則為拮抗雌激素的作用,因而可以抑制乳癌細胞。

常用乳癌賀爾蒙藥物整理

  •  Tamoxifen(泰莫西芬):臉潮紅、發熱、月經不規則、血栓、子宮內膜病變
  • Arimidex(亞美達錠):腹瀉、噁心、腹痛、骨質疏鬆症。
  • Femara(復乳納):腹瀉、噁心、腹痛、骨質疏鬆症。
  • Aromasin(諾曼癌素):熱潮紅、噁心、疲勞、流汗增加。
  • Zoladex(Leuplin):心悸、熱潮紅、視力模糊。
  • Megace:輕微水分鬱積、體重增加、食慾增加。
  • Farlutal(福祿多):輕微水分鬱積。

中醫輔助治療的想法

上述這些藥物皆會擾亂荷爾蒙的情況產生類似停經症候群的狀況,《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說明婦女進入更年期腎氣漸衰,天癸將竭,沖任二脈逐漸虧損,精氣精血不足。中醫在探討性腺生殖軸時常考慮到心,肝,腎等情況。

(可參考:中老年危機-男女更年期一文)

因此針對患者的情況以給予不同面向的治療,像是熱潮紅、盜汗、疲倦失眠等,予以清熱養陰;情緒緊張焦慮、沮喪眠差,佐以疏肝解鬱;陰道萎縮或乾澀感,予以滋陰清熱潤燥;腰痠背痛及出現骨鬆等症狀時,則以補養肝腎,強筋壯骨之法輔助;患者除了滋陰清熱有時可能還要考慮其內熱虛火,濕痰或是瘀阻的情況,另外也可能間夾著氣陽的不足。

也可以建議平時於食物當中加入像是枸杞,銀耳,百合等藥物滋陰潤燥,並且規律運動。

經治療後,患者潮紅偶發由一天三到四次,慢慢減到一次,偶爾發作,並持續中藥輔助治療。

 

Reference:

  1.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2. 乳癌的化學及荷爾蒙治療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一般外科系乳房外科 腫瘤中心乳癌治療小組
  3. 嘉義長庚一般外科 乳癌荷爾蒙治療
  4. 乳癌荷爾蒙治療中醫輔助療法 黃升騰 腫瘤護理雜誌 第十二卷第一期 中華民國一○一年六月
  5. 乳癌中西醫療法的探討 廖麗蘭 許中華 中醫內科醫學雜誌第15卷第1期
  6. 中醫治療乳癌賀爾蒙療法副作用之病例報告 陳安履 陳朝宗 中醫內科醫學雜誌第15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