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鏟子開張—恭喜懷孕

38歲的Y小姐,有一個4歲的小孩,是我在中國醫的患者,跟著我一起來到國軍中清分院,她是在去年中快底的時候來到我門診的,那時候她的月經來的很不規律,想要第二胎一陣子了,但去做完輸卵管攝影後月經竟然開始紊亂,因為年紀的關係,她很擔心是否卵泡開始衰退等等的狀況。

於是幫她測了一下hormone 跟AMH, AMH約2.多,hormone 的部分看起來也還算正常。

問了一下,她經常都睡眠很淺、然後頭經常性後頭會脹痛嚴重,所以先從這方面著手,養陰清熱、平肝潛陽,睡眠跟頭脹就趨於穩定,月經的週期也來得更穩定了,同時使用排卵試紙幫忙(因為患者無法配合量基礎體溫,會覺得壓力很大)。

調了四三個月月經都很規則後,排卵試紙強陽也顯示得很明確後,又轉診了生殖醫學科,再確認一次之前做的輸卵管攝影,影像的部分再其中一邊顯影劑排除的速度慢一點,有輕微狹窄的狀況,此外西醫檢查發現內膜偏薄跟排卵的狀況仍不穩定。

所以我們開始搭配排卵藥跟照卵泡,中醫持續做調整,過年前後患者有休息一下,最近又開始,剛好趁勝追擊❤️

其實備孕過程對於中醫來說有測量基礎體溫對於我們調整體質用藥很有幫助。

患者有測量排卵試紙但是為什麼排卵還是很不穩定呢?主要是因為排卵試紙是排卵試紙的原理是在測量尿中的黃體促素(luteinizing hormone,簡寫為LH)。在排卵前24~48小時會有一波黃體促素(LH)分泌的高峰,因此排卵試紙的用意是在偵測這個高峰的時間。LH升高是一個訊號,告訴卵泡該排卵囉~但卵泡是不是會照著訊號排卵,有時候還是不一定的,另外有時從血液的高峰值到尿液的偵測也可能會有一些延遲,而排卵試紙一般一天只會使用一次,所以錯過精準的時間也是有可能。

這個患者一開始有做過hormone的檢查,所以也可以排除掉一些可能會讓排卵試紙不準確不穩定的狀況像是:
一些LH很像的激素(比如HCG、TSH、FSH)也可能被試紙檢測到。一些會引起 TSH或FSH升高的情況(某些神經系統疾病和甲狀腺疾病,以及使用某些特殊的藥物),都可能造成尿裡出現高濃度的非LH。這時候排卵試紙強陽並不能說明即將排卵。
或是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患者體內的促黃體生成素(LH)水準較高,LH/FSH比值大於2.5或者3,也可能測到強陽。

最準確的的確是超音波或抽血追查排卵反應❤️

這個金鏟子是我在中國醫的學弟妹送我的,金鏟子象徵「緊產子」,古代會將鏟子拿到註生娘娘廟過爐加持,因為註生娘娘是司掌懷孕生產、保護小孩的的神明,放到床底下,就能夠讓肚皮有好消息、順利產子。主要也是希望能延續之前在中國醫產子的好孕氣唷!

沒有哺乳卻乳房發炎—非哺乳性乳腺炎

37歲的X小姐,從去年9月開始發生左側乳房發炎當時服用抗生素後有緩解,生過一胎,小孩目前大班,今年三月又開始發作,吃類固醇後,左側乳房發炎的狀況還是起起落落,經常嚴重的時候左側乳房到鎖骨的範圍整個都是硬的,皮膚表皮會紅腫熱痛,膿包會經皮潰破,流出膿液,破潰的傷口常常癒合得很慢,膿液細菌培養不出細菌,常常需要做引流或是切開傷口,引流後會緩解但過幾天又會開始變硬,加上吃類固醇後整個面部跟身體都很腫脹,體重飆升,所以今年9月的時候,就來門診看看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除了這些狀況之外,一方面本來就不好睡,加上這個狀況又讓她更難睡,6月確診完後又出現了經常全身性蕁麻疹大片面積紅癢的情況,平時也比較怕熱,另外她近幾個月月經都會23.24天提前來到,排卵期也都會排卵痛,經量也有越來越少的趨勢(6天減成2天),因為外商公司的業務量大壓力明顯,加上乳腺炎的情況經常會影響穿衣服(需要貼身襯衫)、所以今年五月為了疾病就留停休息,但狀況還是反反覆覆。

看診前X小姐曾經真的整個身體腫脹到很不舒服,有自行停類固醇一個月,但整個硬塊範圍增加嚴重,所以我們討論後決定類固醇再加上中藥一起調整,在清熱解毒、活血消腫跟補益氣血、透膿生肌的比例上做調整,一方面抑制發炎跟預防發炎情況更嚴重;二方面幫忙潰破後傷口皮膚的修復,另外還酌加一比較重的利水滲濕藥物幫忙液體減少外也可以減少類固醇後產生的腫脹情況,嚴重的時候會在局部下針,患者有發現雖然同時服用但相較於上半年使用類固醇的狀況,不只腫脹的情況比較消失,也笑著說終於還她比較小V臉了!

12月中的時候回診,西醫的主治醫師說這個週期類固醇吃完後就可以不用再吃了,半年再回來追蹤即可,乳房這次也整個都得軟有彈性,傷口的部分也癒合的很好了!

非哺乳期乳腺炎

非哺乳性乳腺炎又稱為慢性乳腺炎,是一種非特異性良性的炎症性疾病,經常發生在多見於30-40歲左右非哺乳期婦女,病因目前並不完全清楚,只知道可能與乳頭或乳管結構異常、自體免疫反應,或是非結核性分枝桿菌感染相關。另外,抽菸、肥胖、荷爾蒙紊亂、缺乏維生素A是發病的危險因子

臨床上常見的症狀有非週期性的乳房疼痛、乳暈腫塊、乳頭溢液,乳房紅腫、疼痛、破潰、流膿的症狀,嚴重時會化膿,超音波下可見到乳房有多個膿瘍。有時膿瘍破潰流出黃綠色的膿液,好像感染,但是使用抗生素治療常常無法得到滿意的效果。病程久後,這些膿瘍形成瘻管或竇道,在乳房內形成孔道,讓患者心理壓力跟生活品質都受到很嚴重的影響。

文獻建議嚴重的可用類固醇治療,但因原因不明治療上意見分歧。

有些研究認為手術是首選的唯一的有效方法。手術也可能造成創傷較大,病情仍時好時壞,最後乳房變形,讓患者難以接受,給患者心理造極大成負擔,且治療後仍有復發的可能。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中醫治療

在中醫當中屬於乳癰”、“乳漏”。可分成三個階段治療:

  1. 鬱乳期,早期以腫塊為主。見腫塊質硬痛,皮色微紅或不紅,利用清熱解毒,行氣散瘀止痛藥物,外表無傷口可外敷馬齒莧、蒲公英、三黃散等緩解疼痛治療。
  2. 釀膿期到成膿期,乳房紅、腫、熱、痛,有硬塊,膿成反而乳房觸摸較不腫硬,變軟,需要清熱解毒,托里透膿。
  3. 破潰期,乳房外表有傷口,膿液流出,宜托瘡生肌,大補氣血。

臨床上可以在加上針灸做治療幫忙疏通經絡。

生活或作息上有那些可以幫忙

  1. 抽菸為發病的危險因子,建議抽菸者需戒菸。
  2. 肥胖是發病的危險因子,體重控制在正常的範圍內。
  3. 減少熱性食物防止增加發炎燥熱的情況,例如酒、辣味食物、油炸食物、油膩食物、堅果等發物。
  4. 因為這是一個長期抗戰,加上症狀經常讓患者不舒服,跟情緒低落,保持心情愉快,減少生活上的緊張與壓力是很重要的。
  5. 睡眠應充足而規律。

好孕來報到—利濕調經安穩胎

U小姐是內科護理師學姊介紹來的,過去有生過一胎、人工流產一次,第一胎因為月經不規則在中榮診斷為多囊性卵巢、高泌乳素血症prolactin:100+,沒有其他特殊疾病,今年5/18驗孕B-HCG: 238.59 * mIU/mL (< 5),但再次確認時B-HCG: 210.05 *  mIU/mL (< 5)就掉下來了,6/18經血就來了。

然後7月份月經也提前在7/09到來。

U小姐在7/22第一次踏進中醫門診時,褐色經血量還是持續點滴當中。

胎產次:

G3(懷孕次數)P1(生產次數)AA1(人工流產次數)SA1(自然流產次數)。

仔細詢問後U小姐,今年的U小姐仍處在月經不規則的狀態,屬於容易水腫的體質,光是早上跟下午的體重就會差到2-3公斤(更別說是經前了她經常覺得腫一號,有時候可以腫到相差5公斤),鞋子穿了到下午都會有被綁住的痕跡,另外還經常容易在足底長汗皰疹出現許多一顆一顆的小水泡,整體脈偏沉滑,此外她經常怕熱、痘疹、便祕排不順。

於是在第一次就診當下先採取補氣升提收澀的方式,在下次回診經血量就全部收掉了。

第二次回診我打算先處理全身水濕的部分,再酌加一些調經補腎的藥物,腳脹、汗皰疹與排便的狀況都有改善,體重也默默地從58下降到54.9KG,早晚的體重也相較以前較穩定,落差在1kg以內。

結果這樣調這調這竟調出了小寶貝,她自己也擔心許多,所以也多驗孕驗了幾次,回診的當下她帶了一整盒好吃的瑪德蓮給我,說是「好孕蓮」,希望接下患者也能「好孕連連」

但我其實比較擔心後續的情況,有了兩條線之後,第一個關卡就是心跳,有了心跳之後,還得持續追蹤到12週,才能稍微放心,所以一步一步都很謹慎,於是請她繼續看到第一孕期結束。

懷孕的初期也怕冷許多,除了使用固腎安胎的藥物更針對怕冷的部分酌加一些溫腎的藥物,也兼調孕期的大小不適,像是水腫、噁心、便祕等等。

現在也已經平安地進入到13週囉!

恭喜懷孕唷!

好孕來報到—慢慢長大的多囊卵

38歲的T小姐,回生殖醫學門診,發現HCG的數值很漂亮,回中醫門診的當天是她生日,真的也覺得很開心!

謝宜庭中醫師 繪圖

T小姐過去月經大多50-60天,備孕1年多後決定生殖醫學諮詢,AMH (1101221) 10.64發現 多囊性卵巢甲狀腺低下 藥物PTU控制當中、Anti-TPO antibody: 957*,老公屬於 OAT症候群(oligo-astheno-teratozoospermia)。

去年底開始使用排卵藥clomid對排卵沒有反應,內膜也相當薄,於是決定開始進入IVF療程,沒想到今年五月第一次取卵療程卻染上covid-19,於是取卵療程就必須先終止,第二次使用PPOS療程,取卵的情況很不錯一共取了23顆共冷凍10顆,其中3顆是D5的胚胎。

9月採自然週期植入,9/4月經來開始觀察,但到9/19號卵泡長的仍很慢,且內膜的狀況還是偏薄大約0.6公分,於是趕快調整用藥加入一些養氣血跟幫助由陰轉陽的藥物,終於在9/23內膜達到0.96公分,於9/30植入。

很幸運的好運降臨!

T小姐過去的體質除了月經經常延遲才來之外,本身也是比較怕冷、過敏性鼻炎嚴重,甚至月經前兩周都容易快感冒的感覺,鼻水也整個都水水濕濕的很嚴重,所以在中醫用藥上除了跟著西醫療程走之外,也加了許多祛風解表、溫散水氣的藥物。

不僅如此T小姐也是從怕針灸變成不怕針灸的患者,可愛的她現在連肩頸放鬆也都能忍受,常常針完都要蓋兩條被子,照超級溫暖的紅外線才可以(看來真的很怕冷阿~)

最近 自然週期植入 的患者不少,自然週期植入是依正常月經週期排卵,不需靠注射、服用藥物方式來刺激卵巢與子宮,可靠自身荷爾蒙打造適合胚胎著床的環境。根據美國生殖醫學學會研究,自然週期植入與人工週期植入在受孕率上差異不大。

📍優點:流程簡單,使用的西藥也相對少。

📍缺點:自然週期植入當月須正常排卵、內膜須達足夠厚度;植入手術需配合排卵日;若月經週期不穩定,就無法使用自然週期。

覺得是中醫介入很棒的時機:))

多囊卵巢 的患者在AMH上比較高,所以有些高齡的患者AMH會比其他不孕患者來的高出許多,但常常問題點在於卵泡發育不成熟,或是即便卵子很多但仍有年齡上的困境,另外植入流產率高、臨床妊娠率和活產率較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討論中藥對於多囊在不孕症治療輔助的部分,發現有幾點:

1. 在IVF療程當中使用補腎填精中藥組的累計臨床妊娠率、活產率(>28W)和足月分娩率、胚胎質量、著床率和妊娠率皆比非中藥組組來的高。

2. 有幾篇研究顯示中藥搭配排卵藥clomid/letrozole比單獨使用來的效果好,可以幫忙 子宮內膜厚度排卵率受孕率,與 增強促排卵藥物敏感

3. 中藥在控制體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調節醣脂代謝、減少炎症反應和氧化應激都有很好的效果唷!!

Reference:

  1. The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ssociat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o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21 Feb 26;2021:6619597.
  2. The Treatment with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Menstrual Disorder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Volume 2021 | Article ID 6678398
  3.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BuShen-Tian-Jing Formula) for outcomes of IVF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tegrative Medicine Research
    Volume 11, Issue 1, March 2022, 100775

好孕來報到—男女同調好孕降臨

謝宜庭中醫師 繪圖

42歲的S小姐,是在今年年初沮喪地進入到我的診間,那時候有在外院嘗試人工授精(IUI)跟中藥搭配治療約一年,嘗試IUI的過程發現先生的精子在活動力、數量、跟型態上都有不足,精蟲碎片測試也高達50%,此外先生也覺得在同房上有點力不從心,過程當中也發現S小姐的內膜經常偏薄,嘗試了2-3次IUI後在去年12月決定進入到試管療程。

試管療程的第一個取卵周期取了13顆卵培養到D5一顆;第二個取卵周期取了10顆但到D5卻全軍覆沒,於是沮喪的她就這麼走進我的診間。

「我好怕再下一次取卵完,培養到D5又一顆都不剩。」面色沉重的她說著。

於是第三次的取卵週期我們水藥跟針灸搭配,使用滋陰養血、補腎填精、調補衝任的方式,第三次的取卵週期便取到總共15顆的卵,培養到D5的卵也有3顆,取完卵因腹脹明顯於是使用清熱利濕的方式幫忙減少水分治療,下一個月進入植入週期時也特別注意內膜成長的厚度跟狀況,因為從一直以來S量的基礎體溫發現黃體期的溫度都不夠高,也在植入後加強固腎安胎的藥物,這期間針灸一直都沒有斷過,很開心這次順利的懷孕了!

除了S小姐做的努力之外,S小姐的先生也很努力!

這幾個月先生也很努力的服用補充營養品、中藥與針灸,使用滋腎填精補氣,偶爾酌加疏肝理氣的藥物作調整,覺得平常體力跟同房時力不從心的狀況也有明顯改善。

有些患者來到中醫門診可能因為療程過程施打給很多針,所以對於「針灸」大多是非常害怕的,但實際經歷過後可以使用一些方式來減少疼痛的情況,像是下針輕柔或是選用比較細的針具都可以減緩針灸所帶的不適,甚至使用短針耳針貼針增加刺激都可以,有的患者很可愛,還越來越不怕,針上癮了,連肩頸痠痛都問能不能多加幾針XD

其實在不孕症輔助有相當多的針灸研究,針灸幫助不孕症的機轉主要有:

  1. 調節下視丘-腦下垂體-卵巢(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HPO) axis)生殖軸,透過雌激素調節和增加的b-內啡肽以調整內分泌系統的平衡,對於排卵性不孕女性可透過此機制來刺激排卵。
  2. 影響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促進血管新生,以增加子宮和卵巢的血流量,提高子宮內膜和卵泡的接受能力(endometrial and follicular receptivity)。進而改善卵泡產生的卵母細胞的質量,有助於修復植入所需的子宮內膜。
  3. 針灸可以降低子宮收縮情況,防止胚胎移植後的胚胎排出。
  4. 降低卵泡液中的TNF-a水平,減少顆粒細胞的凋亡並改善卵母細胞質量,進而增加卵母細胞的質量提高試管嬰兒病人的妊娠率。
  5. 與免疫不孕相關,可藉由局部和全身增加Th2細胞提高妊娠率。
  6. 目前已知壓力對於試管嬰兒的成功率是有所影響的,針灸可以減輕不孕病人在接受治療時的壓力,焦慮和沮喪。
  7. 在精蟲方面針灸透過減少脂質過氧化或生殖器炎症,增強免疫反應,改善睾丸血液流動維持睾丸局部低溫以提供合適精子產生和存活所需的的環境,或是增加精漿內鋅與果糖濃度,使精蟲品質進步。

下次我問要不要針灸的時候,不要再拒絕我啦!真的可以試試看唷!

40、50歲頭痛突然加劇?也是更年期惹的禍?

49歲的A媽媽,是我痛經患者B小姐的媽媽,媽媽一進診間,神情慌亂,看的出來就是一個很容易緊張的人,打開初診資料的血壓,145/90,哇有點偏高耶!

媽媽自述過去初經開始月經就會頭痛,而且常常痛到吐,經前乳脹、月經來巔頂、顳側、眼眶脹痛得很明顯,常常都需要持續4-5天以上,痛的時候她就服用止痛藥(3#/d),但從她前年(48歲)開始頭痛就越來越痛,有時候甚至排卵後痛了快兩三周以上,另外心悸、血壓高的狀況也跟著越來越明顯,心內、神內,都安排過相關的檢查,也都沒有甚麼問題。

賀爾蒙跟頭痛的關係

近2/3的偏頭痛與女性月經有關係,有趣的是,這族群中也可以預測大約2/3到了更年期前後可能會有更劇烈的發作,主要的原因應該使跟月經週期在黃體期時雌激素下降有關係,因此在女性懷孕、產後、哺乳期、更年期因為賀爾蒙的波動,頭痛的症狀也都有不同的表現方式。而更年期在靠近停經的前十年因為涉及波動的激素水平,偏頭痛的頻率可能增加。

賀爾蒙與血壓的關係

人體當中感壓反射(baroreflex)主要是用來維持原本的動脈壓力,停經婦女當雌激素下降在這個反射的敏感度就會下降,讓自律神經處於不穩定的狀況,直接或間接活化交感系統,啟動腎素-血管收縮素系統(RAAS)使血壓上升。 當雌激素下降,內皮源性一氧化氮 (NO) 減少、鈣濃度的增加、含氧自由基及非自由基物質(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增加,就會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另外肥胖、血管發炎和動脈粥樣硬化也都可能造成影響。

診斷過後以肝陽上亢、肝陰不足為主,使用天麻鉤藤散佐以二至丸,因為媽媽在舌象上還有苔膩等濕象存在,所以加上少量的半夏天麻白朮散,以及一些鬆筋的藥物作處理,就緩解許多了!

謝宜庭中醫師 繪圖

因為過程當中還有一些病情的時刻與家人生病、情緒不穩定相關,就在處理像是「臟燥」(情志煩亂欲悲,或哭笑無常的症狀)。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吧!

(已取得患者同意並去姓名識別化)

其他更年期文章可參考:
中老年危機-男女更年期

參考資料 :

1. Headache in Pregnancy, the Puerperium, and menopause

Semin Neurol. 2018 Dec;38(6):627-633. doi: 10.1055/s-0038-1673681. Epub 2018 Dec 6.

2.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Headache Related to Menopause-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Curr Treat Options Neurol. 2018 Mar 6;20(4):7. doi: 10.1007/s11940-018-0492-7.

3. Hypertension in Pre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Curr Hypertens Rep. 2019 Aug 26;21(10):74. doi: 10.1007/s11906-019-0979-y.

4. Estrogen-related mechanisms in sex differences of hypertension and target organ damage

Biol Sex Differ. 2020 Jun 1;11(1):31. doi: 10.1186/s13293-020-00306-7.

對治習慣性流產,中醫調理保孕到

中醫助孕 安胎 保胎 謝宜庭中醫師
衝任帶三脈
謝宜庭中醫師 繪圖

( 同步刊載於康健雜誌 線上專欄 對治習慣性流產,中醫調理保孕到

33歲的小紫(化名)有多囊性卵巢病史,這次是她第4次流產了,每次自然受孕都在7~8週後出血流產,她曾去醫學中心生殖醫學科做過諮詢,子宮、精子、父母雙方染色體皆無異常,抽血免疫的部分似乎也沒有發現問題,這次驗到後她提心吊膽,也都有頻繁回到婦產科門診,卻還是……她哭著在診間說希望中醫能幫忙改善她這樣的體質。

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學會(ESHRE)將「習慣性流產」定義為兩次或兩次以上經超音波檢查或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認的流產,即可診斷為習慣性流產。

一般而言,發生單次自發性流產的機率約為15%,連續兩次自發性流產的機率約為2%,而連續3次發生流產的機率為0.4~1%。目前臨床上大約只有 50%的患者可以確定習慣性流產的原因,仍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習慣性流產患者沒有確定診斷,對懷孕的媽媽跟其家庭都造成身心上的影響。

造成習慣性流產的原因

  • 子宮因素:約佔習慣性流產10~15%,如雙角子宮、子宮平滑肌瘤、子宮內膜息肉、沾黏、子宮頸異常等等。
  • 免疫因素:抗磷脂症候群(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會增加血栓形成和胎盤功能不全的風險,約佔5~15%,其他可能與母體與胎兒之間的免疫調節異常,自身或同種抗體引起的免疫損傷有關。
  • 內分泌因素:佔習慣性流產病因中的15~60%,如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 甲 狀 腺 疾 患、 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等等。尤其是多囊卵巢綜合症的女性流產率可能高達 20~40%,可能與黃體成長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升高、 睪固酮(Testosterone)、雄二酮(Androstenedione)、胰島素抵抗,對子宮內膜產生不利影響有關;另外,多囊卵巢綜合症因為荷爾蒙異常可能導致排卵過早或延遲,也會影響妊娠的結果。
  • 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的異常:單基因、X連鎖或多基因都可能導致自發性或習慣性流產,染色體數目問題如非整倍體(Aneuploidy)可能與母親的年齡較大有關,隨著先前流產次數的增加,非整倍體發生的風險也會增加。另外男性伴侶精子異常,例如精子正常形式少於4%、精子染色體非整倍性等等,容易有反覆流產的情況。
  • 其他原因:吸菸會影響滋養細胞功能、肥胖、飲酒(每週3~5杯酒)、咖啡因攝入量(每天超過 3 杯咖啡)也與自然流產的風險增加有關,感染問題少見,但仍要積極治療。

中醫如何看習慣性流產

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已有記載到屢次妊娠胎墮的病況,首先把「滑胎」定為病名則始於《醫宗金鑑.婦科心法要訣》:「若懷胎三、五、七月,無故而胎自墮,至下次受孕,亦復如是。數數墮胎,則謂之滑胎。甚者,屢孕屢墮,而終不能正產。」與西醫習慣性流產的描述相近。

黃帝內經《靈樞.決氣》:「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中醫所說的精為生育繁殖,構成人體的原始物質,對應現代觀點與父母精子、卵子相關,依中醫理論,「腎藏精」、「腎為先天之本」,腎主生育繁殖,精卵的品質會與腎精腎氣相關。

中醫理論當中,妊娠胎元的健固須賴腎以繫胎,氣已載胎,血以蔭胎,導致胎元不固的原因有虛有實,虛者有腎虛、氣血虛弱,以致精、氣、血虧虛無以養胎;實者常因血熱、血瘀,而致養胎、載胎之氣失調,兩者皆可發為流產。

五臟的氣血是否充足也會影響到衝任帶三經絡對胞宮的聯繫,「衝為血海」衝脈調整十二經脈的氣血、「任主胞胎」任脈循腹部中線子宮上行、「沖、任、督三脈同起而異行,一源而三歧,皆絡帶脈。」帶脈則加強經脈之間的聯繫,這三條經絡對於月經、孕育胎兒都有很重要的影響,也是助孕針灸時常取穴治療的部位。

因此中醫方面會重視腎、氣血、與衝任帶之間的關係給予加強;高齡、染色體問題常關係著腎與先天之精、現代生活忙碌,後天勞倦過度、內分泌失調則可能與脾氣相關;免疫、血栓凝血功能等問題,容易形成血瘀或血熱,習慣性流產患者有時並非單一原因所造成,加上多數患者原因不夠明確,治療上使習慣性流產患者常虛實夾雜,需要抽絲剝繭,仔細用藥。

安胎可從孕前做起;治療習慣性流產,可於小產後月子調理,幫助子宮內膜與氣血的修復。孕前月經週期內調理,可改善體質、調節免疫、穩定子宮、幫助排卵;孕時調理則可幫助固護安胎,使胚胎著床生長發育順利。

小紫的部分,因為多囊性卵巢的病史也常常讓她排卵與月經來的時間延遲,因此我們先使用滋養腎陰中藥,幫助卵泡生長以調整月經的週期,加上基礎體溫表觀察排卵的情況,並搭配每週1次的針灸,適度調整中藥使其順利排卵,高溫期添加固腎安胎的藥物幫助保胎,持續追蹤高溫期天數,在驗孕出現微弱的兩條線後,立刻轉介至婦產科就診,除了持續使用婦產科給的黃體素外,也配合中藥與體溫的測量,看到胚囊、心跳後也不能大意,持續配合中藥,最後她終於順利地產下了可愛的寶寶。

參考資料:

  1. Dimitriadis, E., et al.,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Nat Rev Dis Primers, 2020. 6(1): p. 98.
  2. Pillarisetty, L.S. and H. Mahdy,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in StatPearls. 2021: Treasure Island (FL).
  3. Hullender Rubin, L., D. Cantor, and B.L. Marx,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 Acupunct, 2013. 25(3): p. 232-237.
  4. Zhu, X., et al., “Nourishing the kidney" and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 J Gynaecol Obstet, 2014. 127(1): p. 90-1.

疫苗副作用,中醫來緩解(1)-打完疫苗就亂經?

疫苗副作用 月經紊亂 亂經 月經量多中醫 謝宜庭中醫師
謝宜庭中醫師 繪圖

門診常常有人問打完疫苗能不能吃中藥?當然可以啊!

除了原本有在定期服用中藥的,基本上是可以安心繼續服用的。
另外打疫苗中出現不舒服,也可以使用中藥來幫助緩解症狀唷!

今天想要跟大家介紹比較特別的症狀是打完疫苗經期紊亂、點滴、或惡露延長的症狀唷!

根據統計,英國藥物及保健產品管理局(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簡稱MHRA)回收4000份監測報告,發現30至49歲的女性出現不良反應,包括接種疫苗後經血量更多,截至5月 17 日,AZ疫苗有2734例通報,有1158例與輝瑞疫苗有關,以及66例屬於莫德納。

為什麼有可能會出現這種亂經的情況呢?

根據幾篇期刊,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會啟動身體免疫反應,產生的免疫反應,而造成出血的情況。過去接種子宮頸癌疫苗(HPV vaccine)也有類似情況發生。研究也有發現有少部分停經婦女與服用激素停止月經的人,在施打COVID-19疫苗後,都有出血情況。

另外也有期刊研究冠狀病毒感染與月經週期和生育等等之類的關係,也有發現大約四分之一的感染者SARS-CoV-2 出現月經中斷。也有研究顯示在經歷月經患者在 SARS-CoV-2 感染期間有可能會有月經量減少和周期延長(延長至8-14 天)的情況。但目前新冠疫苗對月經週期影響的研究尚不充足。

其實月經週期每個月都會受到免疫刺激的影響,其中病毒感染或是疫苗接種都算是免疫刺激的一種,免疫細胞會幫助子宮內膜變厚、等待受精卵著床,並促進排卵等待受精;而使施打疫苗後,可能會讓子宮內膜又變厚又剝落,而導致少量出血或是經期提前到來。

這些因為打完疫苗出血的亂經、出血異常都算是短暫的反應。
也很多女性會擔心是否會影響生育能力、或是造成流產情況增加? 目前的證據顯示目施打COVID-19疫苗並不會影響生育能力,或是有更高的流產風險唷!

那中醫怎麼看呢?

其實不同的疫苗接種,我們還是會根據疫苗對患者所產生的症狀做調整與處理,一般異常月經出血,在中醫證型可以分成氣虛型、血熱型、血瘀型、或是腎虛型等等。

根據觀察以氣虛型或是血熱型者在疫苗接種後較多,例如打完疫苗疲倦感明顯、想睡怎麼也睡不飽、出血增加可能就偏氣虛型為主,如果身體高熱、口乾渴則可能夾有血熱。

另外因為打疫苗副作用其實是人體正常的免疫反應。也就是人體正在產生足夠對抗病毒(邪氣)的「正氣」,所以還是會酌加祛風散邪的藥物幫忙喔!

那些人出血的話要特別注意呢?

可先觀察下次月經來潮是否正常,如果還是不正常出血,建議還是去婦產科就診唷!
停經後的婦女,因為是子宮內膜癌的好發族群,如果打完疫苗有出血狀況,可以觀察一下,停經婦女每年都應該要檢查一下卵巢和子宮,很擔心的話建議還是去婦產科就診看看唷!

最後,月經生理期並非接種疫苗的禁忌症。生理期間是可以打疫苗,施打時機不用刻意避開生理期,如果平時經期就會有嚴重的不適,也可以考慮避開。不過,能夠快速得到免疫力跟群體保護,施打疫苗才是上上策喔!

參考資料:

  1. Menstrual changes after covid-19 vaccination. Male V. BMJ. 2021 Sep 15. doi: 10.1136/bmj.n2211.
  2.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and Human Reproduction: A Changing Perspective.
    Delamuta LC, Monteleone PAA, Ferreira-Filho ES, Heinrich-Oliveira V, Soares-Júnior JM, Baracat EC, Maciel GAR. Clinics (Sao Paulo). 2021 Sep 6.

化療後手腳皮膚脫皮紅腫痛,手足症候群中醫緩解有一套!

手足症候群 中醫 乳癌化療副作用 中醫婦科 謝宜庭
謝宜庭中醫師 繪圖

( 同步刊載於康健雜誌 線上專欄 化療後手腳皮膚脫皮紅腫痛,手足症候群中醫緩解有一套!

52歲的張小姐確診左側乳癌第1期,ER雌激素受體(-),PR黃體激素受體(-),HER2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Ki-67癌症生長指數6%,做過4次微脂體小紅莓加上癌徳星(Lipo-Dox+Cyclophosphamide)化療,手掌開始出現紅紫、腫痛、發熱、脫皮、搔癢,這對平常要做家事的她相當困擾,甚至慢慢的腳底也開始出現,走久穿鞋也覺得疼痛難耐。

手足症候群(Hand-foot syndrome,HFS)又稱為「肢端紅腫症」(Palmar plantar erythrodysesthesia,PPE)[1, 2],是一種化療藥物引起的皮膚毒性反應,發生在手掌或腳掌,會有泛紅、腫脹及發麻、刺痛等感覺異常。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對於化療後不良反應[3]評估手足症候群分成3級:

  • 第一級:感覺異常(刺或灼熱感)、感覺遲鈍、麻木、輕微紅腫但無疼痛或血腫、不適感不會干擾日常活動。
  • 第二級:疼痛性血腫及腫脹,不適感會輕微干擾日常活動。
  • 第三級:嚴重皮膚變化,脫皮屑、潰瘍、起水泡、出血、水腫、嚴重疼痛或不適感、造成無法工作或進行日常活動。

常見引起反應的化療藥物有哪些?

Capecitabine(Xeloda,截瘤達)、Flurouracil(5-Fu,好復注射液)、Doxorubicin(Adriamycin, Doxil,小紅莓)、Docetaxel(歐洲紫杉醇)、Paclitaxel(太平洋紫杉醇)、Cytarabine(Ara-C,賽德薩)等,標靶治療藥物則有Sunitinib(Sutent,紓癌特)及Sorafenib(Nexavar,蕾莎瓦)。

其中,微脂體小紅莓(Lipo-Dox)和截瘤達(Capecitabine)又有較高比率會發生手足症候群,分別為40~50%及50~60%。

中醫如何看待手足症候群?

目前中藥有大量研究投入手足症後群[4],發現合併中藥治療可以減輕手足症候群的嚴重程度,其中又包含口服或外用中藥。

手足症候群雖然在中醫傳統典籍裡並無相對應的病名,但根據其臨床表現可將之歸於「痹證」範疇,痹證是以肢體或關節出現疼痛、麻木、痠楚、重著、活動障礙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因邪氣閉阻經絡,導致氣血運行失常,且根據引起的原因不同(感受風、寒、濕、熱),而分成行痹、痛痹、著痹、熱痹與久痹,手足症候群因為手、腳患部的熱、痛、紅斑性腫脹等表現,在中醫偏熱痹、濕熱痹等。

可以根據熱或紅斑紅疹的嚴重程度給予清熱解毒的藥物;水泡、腫脹、糜爛或潰瘍的程度給予清熱利濕的藥物;或是皮膚乾裂、脫皮的程度給予清熱滋陰、養血潤燥的藥物。

此外可以選擇像是銀花、連翹、玄參等清熱解毒的藥物煮沸後,放冷(低於25℃)外用浸泡,或是使用含有苦參、紫草等外用藥膏。例如,苦參膏就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適合塗抹在塗在紅熱的病灶上紫雲膏具有消炎消腫、滋潤肌膚還有促進傷口癒合的功效。

手足症候群 中醫 乳癌化療副作用 中醫婦科 謝宜庭
謝宜庭中醫師 繪圖整理

平時如何保養與預防?

  • 西醫的部分經常會開立類固醇軟膏及尿素(urea)軟膏以減輕脫皮的症狀。有研究表示口服維他命B6(Pyridoxine)可能會有幫助,有些症狀嚴重者可能需使用口服類固醇治療。
  • 化療施打前與施行途中與化療後幾天,需常常冰敷手足部位,冷敷使血管收縮,減少藥物循環至肢體末端而減少皮膚的毒性。
  • 穿寬鬆衣物、避免過度壓迫或摩擦皮膚。
  • 避免激烈或需重力的活動。
  • 避免或減少接觸熱源(如洗熱水澡或曬太陽)以降低血管的擴張。
  • 減少接觸化學洗滌劑的次數。
  • 注意保持皮膚的濕潤度,使用潤膚劑和乳霜(同時避免過度揉搓手和腳)。
  • 飲食應戒除菸酒,不吃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其他乳癌與免疫抑制劑相關文章可參考:

對抗乳癌不孤單 中醫輔助減緩療程不適、避免副作用

器官移植術後的中醫輔助

抗賀爾蒙藥物的煩惱,潮熱盜汗不要來-乳癌的中醫輔助治療(1)

揮別大象手,遠離乳癌術後淋巴水腫與僵硬-乳癌的中醫輔助治療(2)

乳癌術後用藥不適 中醫「針」「藥」助 (同時刊載於9月21日在D套影視藝文類的健康醫療版,與自由電子報生活類新聞刊出

參考資料:

1.Miller, K.K., L. Gorcey, and B.N. McLellan, Chemotherapy-induced hand-foot syndrome and nail changes: a review of clinical presentation, etiology,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J Am Acad Dermatol, 2014. 71(4): p. 787-94.

2.Kwakman, J.J.M., et al., Management of cytotoxic chemotherapy-induced hand-foot syndrome. Oncol Rev, 2020. 14(1): p. 442.

3.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CTCAE)of Cancer Therapy Evaluation Program.

4.Liu, Y., et al., Integrative Herbal Medicine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Hand-Foot Syndrome in Colorectal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tegr Cancer Ther, 2019. 18: p. 1534735418817833.

中醫產後消水腫,和大象腿說掰掰!

產後水腫 中醫  中醫婦科 謝宜庭
謝宜庭中醫師 繪圖整理

( 同步刊載於康健雜誌 線上專欄 中醫產後消水腫,和大象腿說掰掰!

珊珊(化名)從第三孕期後開始下肢水腫,只要多走路,或工作久坐後,回到家就覺得肌肉緊繃、腫脹,甚至連鞋子都穿不下,本來很期待產後能夠快速恢復原本的「鳥仔腳」,但怎麼知道生產完下肢反而愈來愈腫,現在「鳥仔腳」不成反而變成「麵龜」這可怎麼辦才好?

懷孕期間血容量增加30~50%加上荷爾蒙的改變,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白蛋白下降、體內滲透壓下降,造成水分滯留於組織間隙,懷孕後期又更加明顯,增大的子宮會壓迫到身體的下腔靜脈及骨盆腔的靜脈,影響靜脈血回流不順,造成血液滯留。

一般來說,大約在生產後3天內會有近1,000 c.c.水分從組織回到血管中,產後1週,產婦會明顯覺得出汗與小便量的增多,是體內正常的排水現象。

為什麼產後反而水腫了起來?

產後水腫一般分成病理性水腫與生理性水腫病理性水腫包括有妊娠毒血症、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妊娠腎臟病等,都會造成孕期甚至產後嚴重的水腫現象,而原本有心臟、腎臟方面的疾病,也容易引發水腫,而這些情況都可能使水腫的情況加劇。

生理性水腫則常發生於以下幾種情況:生產時用力推進使水分往周邊(如四肢及臉部)推送、產婦飲食營養不均,造成血液中的白蛋白含量不足,血液中膠體蛋白含量過低,滲透壓不足,水分就容易從血管跑到身體組織內;或是坐月子中飲食過鹹、口味過重造成水分滯留等,都可能進而影響水腫情形。若本身有缺鐵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或是生產過程中出血較多,貧血加上飲食問題,可能又會加重水腫的狀況。

此外,坐月子期間經長在床上平躺久臥、久坐等等,也容易壓迫到腸骨靜脈的部位,影響下肢靜脈回流的情況,使水分堆積於下肢,加重腫脹。還有一種可能是產後因會陰疼痛造成的續發性大小便排泄異常,產生短暫無法自行排尿或排尿減少的情況,或因為尿瀦留,而引起水腫。

中醫幫忙,「麵龜」輕鬆恢復「鳥仔腳」

產後水腫在中醫理論與中醫臟腑「脾」、「腎」相關,脾主運化水濕,腎主水、司二便,與水分的代謝跟尿液的排泄有關,加上產後因氣血耗損,也會影響到水分代謝,不利水分消除。此外,下腔靜脈受到子宮壓迫,血液回流差或是靜脈曲張也容易使下肢腫脹,在中醫也會從「血瘀」來進行治療。

產後水腫中醫常在調理氣血當中酌加健脾利濕、淡滲利濕的藥物,像是茯苓、薏苡仁、澤瀉、車前子等,或是活血利水的中藥,益母草、澤蘭等。常見月子餐中的黑豆水、紅豆水、薏仁水也都有屬於有利水功能的中藥食材。

此外,也有許多外用的方式能幫忙,像是古時常使用生薑水,用來祛風散寒、行水消腫,促進血液循環,另外大風草水、大風藥浴包,大風草本身具有祛風消腫,溫中活血的功能,市售配方常會搭配艾草、抹草、香茅等加強溫散風寒、祛濕的效果。按摩或刮痧,可藉由局部刺激體表經絡,改善下肢回流,建議可以沿著脾腎兩經加強,做向心式的按摩。

配合攝取「低鹽」的飲食、減少加工食物的攝取,以避免水分滯留在體內,加上適度的運動以增加腸胃蠕動、幫助排便、排尿的困難與身體氣血代謝循環的恢復。除了簡單的抬腳運動外,也可以進階在抬腳當中加入腳踝提腳跟的動作透過主動肌肉收縮來擠壓血管、淋巴管,幫助回流。

產後何時可開始瘦身?

產後肥胖的定義為產後6週仍超出孕前體重10%,一般建議分娩後第1個月內不需特別減重,避免身體無法獲得足夠熱量而影響奶水分泌,月子期間攝取低油低糖低鹽、均衡蔬果蛋白質等,並藉由簡單的伸展運動、排除水分、幫助身體代謝機能恢復正常,之後要瘦身,才能夠事半功倍!

其他產後與乳汁相關文章可參考 :

新手媽咪的產後必修課-坐月子的二三事(1)認識產褥期

新手媽咪的產後必修課-坐月子的二三事(2)談談甚麼是坐月子

媽咪親餵的夢魘 談談乳腺炎(上)—乳房發育與乳汁分泌

媽咪親餵的夢魘 談談乳腺炎(中)—初乳與成熟母乳

媽咪親餵的夢魘 談談乳腺炎(下)—乳腺炎的中醫治療

緩解產後腰痠有一套!

孕期癢癢受不了-談妊娠搔癢性蕁麻疹樣丘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