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感到……
- 喉嚨卡卡的不自覺就想清痰?
- 常一直想咳嗽
- 胸口熱熱的感覺
- 聲音沙啞
- 有泛酸感
- 夜間氣喘的情況
以上都是胃燒心常見的症狀, 一周內出現 2 次以上的症狀須注意
這些症狀主要形成為下:
你周圍有多少人為此所苦呢?
近年來台飲食習慣西化及生活步調加快, 在 1978 年到 2009 年間,盛行率由 2~9% 增加到18~26% ,也就是將近每四個人就會有一個!
在了解胃食道逆流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胃的功能
食物之旅

圖片來源:https://smallcollation.blogspot.com/2014/02/peristaltic-reflexmyenteric-reflex.html#gsc.tab=0
胃在消化道扮演的角色有兩種:
- 機械性消化:在胃底部可儲存食物,肌肉層交互收縮將食團與胃液充份混合,形成食糜,推進十二指腸。
- 化學性消化:由含有消化酶的胃液消化 。
食物到胃的時候又發生甚麼事呢?
- 下食道括約肌鬆弛讓食物進入
- 當食物與胃液混和時括約肌關閉

圖片來源:https://teeccino.com/building-optimal-health/acid-reflux-gerd/
那甚麼是胃燒心?
是指胃甚至十二指腸內容物逆流入食道下端,所引起一系列逆流症狀,或造成食道黏膜組織損害,是一種常見 的上消化道動力功能障礙的食道疾病。
- 「胸口燒灼感」或「胸骨後燒灼感」,主要是導源於胃逆流物直接對食道上皮下 感覺神經末梢刺激所致,常出現於飯後一至二小時之間,通常在暴飲暴食後其症狀更為明顯
- 若逆流物湧入口中時,則咽喉會感覺到酸苦味感,但轉換為立位、飲水或服用制酸劑後燒灼感會暫時緩解。
- 炎症刺激黏膜而引起食道痙攣 ,會造成初期間歇性的的吞嚥困難 。
胃食道逆流形成的原因?
- 抗回流屏障(anti-reflux barrier): 下食道括約肌張力低下: 抽菸與藥物會將低其張力, 年齡增加也會
- 腹內壓增加: 肥胖, 懷孕,腹水或腹帶、腰帶過緊
- 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加重食道被胃酸侵蝕的程度: 咖啡, 茶, 甜食, 高油脂
- 胃排空時間延遲或胃容量增加: 暴飲暴食
- 胃內容物接近胃食道連接處: 臥位或側彎
那些人容易好發?
- 年紀:年紀大較容易出現
- 常年飲食習慣(如高脂飲食或暴飲暴食)
- 工作勞累
- 缺乏運動
- 情緒精神狀態
- 肥胖
- 懷孕
- 甚至習慣性便祕有著密切的關係
如何診斷?
目前西醫診斷以內視鏡為判定嚴重程度的最佳診斷方法,也是唯一能偵測巴洛氏食道的診斷方法,同時視需要可做組織切片檢查。
內視鏡檢查的時機 :
- 非典型的胃食道逆流症狀
- 症狀持續,對藥物治療無反應
- 存在以下警示症狀(alarm symptoms):吞嚥困難、體重減輕、貧血、吐血、上腹部腫塊。
當然還有其他檢查方法:像是給予2星期的抑制胃酸藥物治療 ,24小時食道pH監測(24-hour pH monitor ) ,胃食道同位素掃描檢查 等等 。
胃食道逆流的藥物治療

其副作用常見如下:
- 抑制胃酸:可能會造成沙門桿菌的感染
- 中和胃酸:隨不同離子有不同的副作用:鋁便秘,鎂腹瀉
- 保護胃壁:打嗝或腹脹等
胃食道逆流的飲食跟生活習慣該如何?

圖四 胃食道逆流的飲食
YI-TING繪圖整理

YI-TING繪圖整理
其實中西醫其實觀點上有些類似,下次我們再來討論中醫如何看胃燒心唷!
Reference:
- 胃食道逆流疾病:一種常見現代文明病 台灣醫界
- 胃食道逆流的相關胸痛-家庭醫學會
- 咽喉反流與胃食道逆流-家庭醫學會
- 胃食道逆流疾病-家庭醫學會
- 胃食道逆流病辨證論治的中醫文獻探討-中醫藥研究論叢 21卷1期
- 胃食道逆流之中醫證治探析-中醫內科醫學雜誌 13卷1期
- 胃食道逆流之中醫治療-北市中醫會刊 17卷3期
對「胃燒心了怎麼辦-認識胃食道逆流(1)」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