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了!東癢西抓好痛苦—談冬季皮膚癢(3)中醫觀點瞧一瞧

(可參考冬季到了!東癢西抓好痛苦—談冬季皮膚癢(1)認識皮膚構造與膚癢形成原因 與冬季到了!東癢西抓好痛苦—談冬季皮膚癢(2)如何預防與保養

談中醫觀點前我們先來看看中醫如何看皮膚

中醫看皮膚

腠理

  • 「腠」發音同「湊」「湊」的本義是水流匯聚的意思,引申為聚集。
  • 「腠」用「肉」代替「水」作偏旁,意思是皮肉聚集。
  • 「理」的本義是順著玉石的自然紋路治玉。《說文》:「理,治玉也。」人的肉眼所見的表皮上有汗毛孔和紋理

古籍中的論述

  • 《靈樞·論痛》:「筋骨之強弱,肌肉之堅脆,皮膚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
  • 《靈樞·天年》:「四十歲,五藏六府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談到腠理與年紀之間的關係。
  • 《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文理也。」談到腠理與氣血的相關性。

腠理與衛氣

  • 腠理的開合則受衛氣的控制,因內外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 《靈樞·本藏》: 「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
  • 「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矣。」

腠理與外在環境

  • 外部環境寒熱變化,影響腠理開合。
  • 《靈樞·五癃津液別》:「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 《靈樞·百病始生》:「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

引起冬季皮膚癢

從季節氣候外在環境來看:可能與寒邪(過低的氣溫)燥邪(過低的溼度)相關

從症狀來看:

  • 癢與風邪有關
  • 皮膚乾/脫屑/龜裂與陰血的濡潤有關
  • 皮膚病兆紅則與血熱相關
  • 當因搔抓而產生滲液或水皰則與濕熱相關

因此反覆搔抓後……

中醫對照

圖一 反覆搔抓後中醫觀點 YI-TING繪圖整理

除了減少傷害 補其不足 還可以怎麼作?

  • 注意保暖對抗寒
  • 保濕潤燥抵禦燥邪
  • 適度運動活絡氣血
  • 適當生活防止助熱

中藥外用法寶-紫雲膏

紫草能涼血活血、解毒消炎;當歸活血養血、止痛;麻油能保濕滋潤肌膚、止癢。

中藥茶飲來幫忙

也可以選擇簡單的藥材做茶飲

血虛風燥型:

  • 生地、當歸和白癬皮各2錢。
  • 生地止癢、補血;當歸潤澤肌膚、淡化黑色素;白癬皮潤澤;緩搔癢。

風熱型:

  • 荊芥和防風各2錢、蟬蛻1.5錢
  • 荊芥袪風、涼血、解皮膚表症;防風發散風寒;蟬蛻改善皮膚搔癢。

濕熱型:

  • 黃芩、薏仁和地膚子各3錢。
  • 黃芩清肺熱、清熱燥濕;薏仁清熱排膿:地膚子瀉火解毒。

(107/10/27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健康講座  冬季皮膚癢)

Reference:

  1. 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the Skin
  2. 慢性皮膚搔癢治療建議 家庭醫學會
  3. 《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2015年10月號第13期
  4. 冬季常見皮膚病及保養(一)冬秀溫疹 癢啊!秀傳季刊, 24(1), 2009
  5. 皮膚乾癢 中醫調治 人醫心傳2015.1170 P70-71
  6. 皮膚不乾癢 水嫩過冬季 禪天下˙153 期 /2017.12
  7. 冬季癢 個不停怎麼辦?彰基院訊 2017.02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