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來前好「阿砸」-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的中醫治療(4)

(可參考:月經來前好「阿砸」-認識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1)西醫診斷與治療(2)中醫觀點之月經週期療法(3)

在中醫文獻當中並沒有經前症候群的病名,而是根據不同的症狀在中醫有不同的病名:像是經行泄瀉、經行寒熱身痛、經行腹痛、經行乳房脹痛、經行頭痛、經行情志異常等等。這些症狀與月經的週期息息相關,多在經前發作,經後改善。 而症狀則依個人有不同的表現 ,且輕重程度也不同,因此治療會根據月經週期去做調整

在中醫理論當中經前症候群與肝脾腎三臟腑。由於經前經血下注衝任胞宮,血海充盈。而全身氣血分布相對不平衡,使機體陰陽平衡失調,因此治療上會根據患者在氣血的分布上,氣機的疏布,虛實寒熱的比重上去做調整。

以下針對幾種不同的症狀做簡單的敘述:

  • 經行乳脹:經行時出現胸脅脹痛、胸悶不舒、善太息、乳房脹痛、情緒低落或起伏大,在中醫理論中與肝失條達、肝氣之失於疏泄,投於行氣、疏肝理氣之藥可緩解。也會根據乳脹的程度,痛的狀況或是乳房軟硬去做調整。
  • 經行水腫:經行時出現顏面浮腫、下肢浮腫、便清、腹脹等症狀,這些在中醫與脾腎相關,脾虛不能制水,水濕停滯而致浮腫、泄瀉,或是腎主水液代謝的功能失常,投與一些健脾利濕,或是溫腎利水的藥物可緩解。
  • 經行發熱:經行時會出現午後烘熱、煩躁、口乾咽燥、兩乳脹痛、腰膝痠軟、目澀等症狀,這在中醫與陰血不足較相關,以滋養肝腎得以緩解。
  • 經行頭痛:經行時會出現頭痛、頭脹、頭暈、咽乾口燥等症狀,與陰血不足以制陽,肝亢或內熱有關。也還會根據頭痛的部位,痛的性質等去做調整。

回到首篇月經來前好「阿砸」-認識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1)患者小雯,隨著月經週期使用不同的藥物,在經前使用加味逍遙散疏肝解鬱,同時佐以杜仲,續斷,牛膝等補益肝腎,症狀好轉,也較不影響工作的表現了!

Reference:

  1. UpToDate-Epidem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premenstrual syndrome and prementrial dysphoric disorder
  2. UpToDate-Treatment of premenstrual syndrome and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3. 經前症候群 顏兆雄 當代醫學 第三十二卷 第四期
  4. 經前症候群與經前不悅症 家庭醫學會
  5. 經前症候群 基層醫學 第二十二卷第七期
  6. PMS(經前症候群)與PMDD(經前不悅症)之華人跨文化分析
  7. 羅元愷 婦科經驗集
  8. 夏桂成 中醫婦科學講稿
  9. 經前症候群的探討 中醫婦科醫學雜誌 第9期
  10. 經前症候群之中醫臨床治療 中國中醫臨床醫學雜誌, 10(3), 2004

對「月經來前好「阿砸」-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的中醫治療(4)」的一則回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